(从猿到人)
在武汉科技馆的生命展厅有三尊从猿进化成人的直立行走人体骨骼。从猿到人的转变,行走并能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的重要标志。劳动是从猿到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大约500万年前,哺乳动物的分支之一——灵长类开始呈放射性进化,人类的祖先在这一时期,选择了新的生活环境——上树。
树上的生活,使人类的祖先躲避了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在林间攀援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的上臂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终于,人类双手进化出了对握的功能。
也许在今天,我们在灵活使用双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有多么神奇,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手部动作都会用到拇指。
在树上栖息所导致的另一个重大改变在于骨盆的变化,由于逐渐从四肢落地转变为上肢攀援,灵长类的身形趋于垂直化,当人类的祖先离开森林,转居稀树草原时,他们学会了直立行走。
直立使人类祖先的骨盆无法像之前一样宽阔地发展,收缩的骨盆在保证了直立行走的重心稳定时,也延长了幼崽的哺乳期。哺乳动物常常会怀胎数月,这也许就是亲情的起点。
得到释放的双手,使人类祖先有了多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支配力,他们使用双手来完成以前需要用嘴来完成的动作,比如搬运或打斗。
口腔的肌肉因此而进化得越来越细致,声带与咽喉也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同时,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容量的变化也不容忽视,而脑容量的增加意味着智商的大大提高。于是,在智慧的趋势下,人类的语言诞生了,它开启了一个文明的崭新篇章。
【编辑李少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