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校长尤政:未来产业科技园将为更多华为、联影提供土壤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2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王潇潇)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全国首批试点的10个“未来产业科技园”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建设单位的“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

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国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谋划未来产业,湖北怎么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介绍,根据工作规划,接下来将由东湖高新区设立“光谷未来技术产业研究院”,委托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围绕“高端医工装备、光电子技术、智能制造”三个重点领域,统筹实施各项试点建设工作。

“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如何通过创新解决我们现在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哪些技术是中国能够走向世界中心的?创新成果有了,但能不能变成产业?都是我们要着重且长远考虑的问题。”尤政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学校的科技成果如何更高效地转化,中间仍缺乏一些机制,“这不仅是华科大一家面临的挑战,也是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普遍问题。”

过去几十年间,华科大先后孵化出华工数控、华工科技等掌握自主技术的企业,从中得到的一条经验就是,要把企业需求和学校技术在未来产业科技园里真正进行孵化,采取具有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攻关方式。未来产业科技园将进一步破除从实验室到工厂车间的障碍,赋能、壮大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未来科技的持续突破支撑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高校也能在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中,壮大自身学科发展,形成产学研之间的良性循环。

“目前,华科大与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领军企业有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围绕东湖高新区的产业布局,在光电子领域里面多产生一些像华为一样的企业,在医疗方向多产生一些像联影一样的企业。”尤政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各参与主体如何分工?尤政介绍,过去,我们把科技成果阶段划分为从0到1的基础创新、从1到10的技术突破、从10到N的成果转化三个阶段。在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中,在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将按技术成熟度进行更细致的划分。

“0-4阶段”,由学校承担,这一阶段主要是做基础创新和应用基础创新,并以创新成果来考核高校创新工作。“4-8阶段”的技术验证及工程化工作,由华科大与光谷联合成立的光谷未来技术产业研究院负责,将创新的方法变成能用、能产业化的技术,通过建设三大领域的3个技术研发平台,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战略,将老师们的创新经实验室验证方法和技术工程化变成产品的雏形(工程样机,产品原型),并具有一定的合用环境适应性。“8-12阶段”的转移转化工作,通过大学科技园和东湖高新区已有产业及孵化机构进行,以市场的方法选择我们可用的技术,最终走向产品。

“未来产业科技园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学科技园2.0版,而是承担未来产业发展重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孵化基地,希望能打造成一个标杆,在科技部、教育部以及省市区的指导和支持下,发挥学校的人才、创新、科技优势,通过未来产业科技园这个平台,把产学研融合得更加紧密,并在3-5年内能够总结出一些经验。”尤政说。

【编辑:赵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