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作业和单身爸爸起口角,14岁女孩又赌气干傻事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0日讯(记者黄莹 通讯员高琛琛) 不到1个月,14岁女儿两次吞药,虽然及时救治无大碍,但这已让单身父亲张先生心惊肉跳。“爸爸不听我的,总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前日谈及原因,小女孩这样说。

两次吃大瓶药都“因为爸爸不理解”

“医生,快快,我女儿昨晚吃了一瓶护肝药!”19日上午,一位中年男子背着女儿,急匆匆赶到武汉儿童医院急诊科。在场的几位医务人员认出了他们——这一对父女春节期间刚来过,也是因为小姑娘故意吃了多种感冒药。当时进行催吐和药物注射,无大碍后出院了。谁知不到一个月,小姑娘“故伎重施”。

女孩晴晴今年14岁,父亲张先生是一名教师,在晴晴4岁时与妻子离异,这些年他独自带着女儿,对孩子倾注了不少心血。他回忆,19日晚,就是为订正作业,两人起了口角。女儿不愿意写,他说:“你不愿意我就帮你弄。”谁知道女儿晚上就偷偷吃了药,次日一早才告诉他,慌得他赶紧带孩子到医院。

急诊科医生先让孩子催吐,晴晴非常配合,因为来过一次,显得挺“熟练”。

见孩子无大碍,张先生终于松了口气。儿童医院首席导诊周梅悄悄问女孩:“为什么吃这么多药?”晴晴表现沉稳:“没什么,我就是不想活了。”周梅又问:“怎么呢,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晴晴说:“不是,我成绩还可以。”周梅悉心开导,晴晴终于蹦出一句:“因为爸爸不理解。我说的他都不听,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张先生也是牢骚满腹:“这些年我一直很疼她,但她越来越不听话了。”他对女儿更多的是担忧:“她有个好朋友也是离异家庭,她们居然还在一起讨论哪种死法好。”周梅告诉他,晴晴情况稳定后,建议去儿童心理门诊咨询。

心理医生:青春期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武汉儿童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杨少萍介绍,青春期本来就是“多事之春”,离家出走、和父母吵架、甚至自杀,都可能发生在这一时期。这是因为,青少年正面对巨大的生理变化,会觉得困惑和烦闷,特别是女孩更敏感,这一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被关注需求。但如今各种讯息渠道发达,孩子得到的青春期知识,大多来自非正常渠道,他们尚无能力进行辨识,可能会“跑偏”。女孩模仿“自杀”情节,很可能来自影视剧或小说,从她两次都“轻描淡写”来看,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产生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很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做好引导工作。

但如今在不少家长眼里,学习摆在第一位,多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家长的话,孩子小时候迫于压力可能不得不听,随着孩子长大,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了,其实是孩子个人意志的成长与家长之间产生了矛盾。如果放任不管,或者矛盾激化,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她提醒家长,孩子的生命中不仅仅只有学习,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当务之急是要看小女孩是否有抑郁倾向,是否有求诊意愿,解开孩子的“心结”。家长如果眼里仍只有学习,难保不产生更大问题。

她建议,家长要和孩子建立正常的沟通方式,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尊重,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出现的沟通问题要清楚如何应对和引导。

【编辑:陈智】


(作者:黄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