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入围国际安徒生奖的熊亮:“中国童话的奥妙是万物有情”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日讯(记者黄亚婷)“离世界之巅一步之遥”,这说的是中国插画家熊亮。

今年1月,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官方网站公布了2018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与插画家奖入围短名单(五人终选名单),熊亮名列其中。这是1966年国际安徒生奖增设插画家奖以来,首次有中国插画家入围。

国际安徒生奖是怎样规格的一个奖项呢?在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它属最高荣誉,有着 “儿童文学中的诺贝尔奖”称号。它并不是考量入围者的某一部作品,而是表彰作家或插画家终生的造诣和成绩,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位作家一生只能获奖一次。此前,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在2015年被国际安徒生奖引为评委,她也是这个奖项的首位中国评委;2016年,写过《草房子》的曹文轩,成为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的首位中国作家。

在3月26日意大利博洛尼亚举办的第五十五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公布了今年的结果,日本儿童文学作家角野荣子和俄罗斯插画家伊戈尔·欧尼可夫分获2018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和插画奖;角野荣子,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魔女宅急便》作者。熊亮虽败,但他的入围,已经为中国插画家创造了历史。他代表着中国插画家,第一次站到了最高规格的国际舞台上。

与熊亮站在一起的,还有日渐壮大的中国儿童文学生力军。在今年的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是主宾国,中国展团声势浩大,包括曹文轩、安武林、梅子涵、秦文君、朱成梁、熊亮等近50位作家、插画家;本次中国参展图书近4000种,对外输出的占到40%。

熊亮和插画,有着许多故事。他并非科班出身,事实上,当他最开始绘制插画时,也没有选择儿童领域。他曾经用“熊暗”的名字,画了许多先锋、暗黑的作品,但出版社并不喜欢这些题材阴郁的东西,曾拒绝出版。

长期创作给抽屉和仓库,无法获得更多共鸣和认同,作者容易陷入悲观情绪,但这种不功利的创作,对于作者的创作力而言,是利好的。如今的熊亮,也会这样勉励那些怀揣理想的新生代插画师。从熊暗变成熊亮,开始做许多儿童图画书,并在过去十年因此获得关注、名气、业内地位,乃至国际声誉,他也并不是讨巧地刻意转型。那是因为,熊亮有了女儿,他观察世界的方式,从此多了父亲这个视角和身份。对于熊亮来说,创作永远不是讨好,那是来自对生活、自然的真实体验和思考。

当他是熊亮时,他创作的儿童绘本,精神内核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水墨风是他的鲜明特色,《和风一起散步》故事源于战国宋玉所作《风赋》,《屠龙族》隐喻龙的传人典故,《灶王爷》描绘了传统家庭生活。“中国童话的奥妙是万物有情,小石狮、兔儿爷、树神、灶神、京剧猫……一切事物变得热闹又和气,这就是我想要给孩子的童话世界。”这是熊亮写在他的《熊亮·中国绘本》系列中的话。

当他是熊暗时,中国风仍是他的特色,只不过内容探向了幽暗惊恐的人性深处。峰回路转,曾经被出版社拒绝过的作品,最终在2015年变成了《寻暗集》。

4月1日,从意大利博洛尼亚归来的熊亮,马不停蹄参加各种活动,忙碌间隙,他接受了长江日报“读+”周刊的电话专访。

对话:

[童书,不止于讲故事]

读+:您刚从意大利博洛尼亚回来,这次中国是以主宾国身份亮相第五十五届童书展,您也是首位入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短名单的中国插画家,您感觉中国童书目前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如何?

熊亮:中国是主宾国,中国市场和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上有比较大的关注度。不过,国际安徒生奖的颁布,考量的是多种因素,评委们看重的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代表和影响力,而是看这个作家或插画家在童书创作方面长期的工作。相较于那些宏大层面,国际上更看重的反而是微小层面,比如,作者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是否保持着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是否体现了某种稀缺性。

对我个人而言,能够入围很高兴,但也没有特别的感受,该怎么工作还是照做。

读+:“中国童话的奥妙是万物有情”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熊亮:在中国人的哲学思想里,万事万物都有秩序感,天人和谐这个词被用得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喜不惧,是从生活实践中找到更多真实的东西,童话最重要的就是表现万事万物里蕴藏的情意。

读+:您的绘本源自于中国故事和水墨风格,但并不拘泥于传统,比如《悟空传》的水墨很狂野。对于中国元素在当代的演变,您有哪些思考?

熊亮: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看来,传统、古典都不是“老”的意思,它只是代表一种根源。事实上,当代艺术,不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都是从传统艺术中演变出来的。所以,我认为坚持中国传统元素并不是一定要回到过去,恰恰相反,应该是根植其中再跳脱出来。

读+:中国人对童书有很久远的记忆,比如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但现在说连环画好像是个“古董”了,您觉得这可惜吗?

熊亮:确实有一些发展断代。连环画充满了趣味性、故事性,是很好的传统艺术。不过,以目前的国际视野来看,童书不止要讲究故事性,更需要人类共同的情感在其中,并且要给孩子们独立理解的自由度。

[熊亮与熊暗,都源于我的真实感受]

读+:对于中国本土原创绘本的现状和未来,您有哪些想法?

熊亮:很难说,我感觉现在中国的原创力量很丰富。但如果要去深思熟虑什么现状和未来,带有很强大的使命感去做一件事,感觉会完蛋。我的想法是,原创一定要保持独立的眼光和个体思考,又不能过于自恋。

读+:现在跨文化合作似乎是一大趋势,如您也与瑞典作家伊爱娃共同创作了《与沙漠巨猫相遇》,您觉得在这样的合作中,中国风起着怎样的作用?

熊亮:跨文化合作不是为了让外国作者看到中国好了不起,也不是让我们去看外国作品多了不起,而是彼此在情感、思想上感知,通过不同的文化和表达启发我们创作,是一种灵感上的新鲜碰撞。

读+:虽然近十年,您是因为儿童绘本知名,但其实一开始您是做成人绘本的,早期熊暗的那些出不了的作品,前几年也在《寻暗集》出版了。如今的熊亮和熊暗,是怎样的关系?

熊亮:以“熊亮”之名创作童书,以“熊暗”之名创作一些深刻、反思、新锐的作品,都是源于我接触世界的真实感受。世界是丰富多样的,所以,我的观察和创作,也是多种样态并存。

不需要去套用某种理念,我没有僵硬地、刻板地去做“熊亮”或“熊暗”,这两个名字,只是我面对不同创作对象时呈现的不同风格而已。

(作者:黄亚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