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40年独自坚守,带600名山里娃走出大山

特殊的爱心回访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山路像一条腰带,曲曲折折缠绕其间。汽车忽高忽低地在山谷颠簸,使车内的人无法安坐。

正值春耕,陡峭的山坡下,或绿或黄的条块状的田地,像调色板一样缀在山体上。好似一副生机勃勃的春耕图。

安静的村庄,正等待着被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打破。

“当……当……当……”8点,杨马俊老师手持一个小铁锤,敲打着一只已经生锈的铁轱辘,清亮的上课铃声准时响起。两间教室内,62名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好,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睁大着渴望汲取知识的的双眼,期盼着杨老师开课。

早自习:拼音,杨马俊;上午:语言、数学、音乐,杨马俊;下午:写字、体育、舞蹈,杨马俊;下午自习:数学,杨马俊。后湾教学点学前班的课表,科目丰富,但授课老师只有他一个人。这样的“全能”教学,杨马俊一干就是40年。

白河镇地处甘肃礼县,这里土地瘠薄,交通闭塞。后湾村又属于典型的劳务输出村,平常村里只剩下留守孩子和老人,老人下田干活就会把孩子交到学校。“后湾教学点现在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62名学生,一半以上都是学前班的。”杨马俊告诉记者,这里最小的孩子才3岁半,大的也不过10岁。

由于杨老师40年的全心坚守,后湾教学点的学生人数不减反增。教学点的入学率达到了100%,他带出的学生70%高中毕业,40%中专毕业,还培养出了十几名大学生。

今年5月,杨马俊即将退休,谁来接过手中的教鞭成了他日夜担忧的问题。“希望热爱教师职业的、甘于奉献的老师,来这里传授知识,带山里娃娃们走出大山,把这所学校办得更好,这是我退休前最大的心愿。”

用圆珠笔芯写字为了让老师看得清

后湾村翻过一座山梁是宕昌县好梯乡,好梯乡的两个村的孩子也在后湾教学点上学。这里的孩子每天五六点天不亮就要起床,最远的要走上十里路,花两个多小时到校。

7岁的杨润江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很像希望工程那张经典宣传照片中的大眼睛女孩。父母外出务工的她常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她怕生,怯怯地,蜷缩着皴裂的小手,不敢接过记者给的鸡蛋和糖果。但和杨老师特别亲近,一提杨老师,她就说“好”。中午回不了家的时候,她就到老师家吃饭。

从镇上幼儿园过来帮忙的吴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每天早上都会给孩子们准备早餐,一个鸡蛋、一袋牛奶和一个面包。路途遥远,有些孩子中午不能回家,偷偷攒着早餐留到中午当午餐吃。杨马俊看到后很不忍心,他干脆让这几个学生住在自己家,分文不收。

育人反哺,育人重德。8岁的后亚鑫非常喜欢读书,成绩也不错。课堂上,他总是第一个举手主动要求朗读新课文。他和同桌共用一本课本,埋着头拿圆珠笔笔芯写字。为什么不用铅笔写字?腼腆又懂事的他说:“用铅笔写的,老师年纪大了看不清。”

领读《怎么都快乐》的课文,文中有句:“许多人玩,更好!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连开运动会也可以。”可问他,你们开过运动会么?他摇头说,没有。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重修房屋的名额他让给了别人

三间土坯房破烂不堪,水壶悬吊在煤炭上,钟表没了电池停止了走针,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和家具,房子四周都得用木头或石棉瓦支撑着。这就是杨马俊的家,让记者错愕不已。

他的妻子王筛禳,一名朴实的农民,拉着记者的手,来到其中一间屋子,指着一段残垣断壁激动地用当地方言讲着,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原来,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礼县也有强烈震感,他们家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屋里的墙壁坍了,门也裂了,房子都快倒了。当时镇政府曾要为他家重建住房,但是杨马俊把名额让给了别人。

“学校就我一个人,如果我建房子,学校的教学就要停下来”,杨马俊顿了顿,说,“不能这样的”。

40年来,杨马俊为大爱舍小家,把学校当成了家,现在的小教学点里有了大学校的设施。后湾教学点虽然面积不大,但设施齐全。教室里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中央的旗杆周围还建了一座小花园,里面栽种着郁郁葱葱的植物,四周镶嵌着光洁的白瓷砖。

杨马俊的办公室虽然简陋,但是奖状已贴了一墙。

2010年被甘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评为“全省优秀复式教师”。2012年获得华夏千秋“园丁奖”。这些是他40年的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最好见证。

为了20个山里娃娃,他选择留下来

杨马俊走上教师岗位,源于他的父亲。“父亲是一名普通农民,但是他非常重视教育。一直供我读到高中,并以我成为教师而感到荣耀。”

1978年杨马俊刚参加工作,当时是一名民办教师,月薪只有5元。教室是两间茅草房,课桌凳是他领着学生用石头垒起来的土台子。之后,工资虽有增加,但仍然微薄,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任劳任怨地干到1999年转正。

“其实我不是没有机会离开山里,当时高中同学毕业都去外面发展了,我还是放不下这些娃娃。”杨马俊告诉记者,因为是全职老师,家里的农田全靠妻子王筛禳一人耕种。1983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杨马俊背上行李准备到靖远煤矿去挖煤。驻村干部追上他说,学校已经停课好几天了。“当时我教了有20多个娃娃,听到他们好几天都没有上课,我心里非常难受。”于是,善良而尽职的他又重新站到了讲台上。

杨马俊是整个山村的老师,有的一家三代人都是他的学生,连附近几个村40岁以下的村民也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大家都尊称他为“杨老师”。后湾村因为有这所学校的存在,文化并不荒凉,虽然贫穷,但人人知书达理。

而最让杨马俊骄傲的,是他的学生成为了后湾村第一个考上师范学校的孩子。现在在礼县文物局工作的杨鑫,27年前曾在后湾村学就读,当时年龄小,加上家校相距很远,每当下雨天,杨马俊担心会发生泥石流,就把杨鑫带到自家吃住。杨鑫现在每年都还会看望杨老师,常怀感恩之情:“那时的杨老师就像我的父亲,他是我这一生最难忘最敬佩的老师。”

成就别人的孩子,亏欠了自己儿女

杨马俊成就了别人的孩子,埋没了自己的儿女。

当问起杨马俊的子女教育时,他的脸色不安,握紧拳心,长长吐出一口气:“娃们念书的时候,是家里最穷的时候,娃娃们都没念下书,想起来,我心里就亏得慌……”

身为杨马俊长子,37岁的杨学红在外打工已经23年了,今年春节他没回家,节后他向工地上请了一个月假,正好遇上这次爱心回访。

谈到当初放弃学业,他也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嘛,当时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我初二就辍学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了。我妹也只上过几天学,在家帮忙务农。”老实纯朴的杨学红紧蹙眉头,一直低着头回忆过去。现在他每月打工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已娶妻生子定居四川广源,买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日子越过越好了。他最担心的是父亲的身体,这几年因为低血糖,父亲好几次倒在了讲台上。

“想等父亲退休后接到我那里住住。我爸把山里娃都送出大山了,自己倒没出去过几次大山。”杨学红默默抹了抹湿润的眼角,抬头望向大山的远方。

走出学校时,记者看到了校门前的土崖旁有一棵老树,枝桠上已绽放出绿意,裸露的根须,已经牢牢扎进大地。它像杨马俊老师一样,用劲拔的身躯挡住风雨,亭亭翠盖呵护着这群山里的孩童。

(文/图 记者汪甦 金振强 实习生杨爽 通讯员易建新)

3月26日——3月29日,武汉晚报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爱心回访团沿着红色足迹,来到了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文安驿小学,陕西富平县莲湖学校、东区小学,甘肃礼县白河镇西山小学后湾教学点(后湾村),并向学校捐赠了爱心物资。

2018年是华夏千秋教育基金成立十年。在这个历史时刻,本报派出五路记者分赴全国各地,回访当地的“最美乡村教师”,进行捐资助学,将一份份真挚、滚烫的爱心传递到祖国的雪域高原、塞外边陲、大江南北。

有感于2008年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救人义举,慈善家刘会兴首捐30万元,联合武汉晚报、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成立华夏千秋教育基金,至今募善款700多万元,用于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并于2009年起开始每年面向全国评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进行奖励和帮扶。评选至今已进行了九届,共有141名“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受到表彰和奖励,评选覆盖了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