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天下来,有个景区叫黄陂——木兰故里,“景城一体”书写超大城市文旅画卷

武汉市北郊,黄陂区北枕大别山,南临长江水,是热闹都市的一片清幽后花园。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着秀色天成的山水行胜、田园诗画,也被称为“武汉之根”“木兰故里”“理学之源”“红色之区”。

在围绕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努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主题上,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立足黄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丰富灿烂的文化底蕴,绘就一道道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文化风景线、体育风景线,绘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城市画卷,推动着城市向更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目标迈进。

木兰花乡景区,游客尽情嬉戏。

山水黄陂

旅游风景线:景城一体全域皆景

登上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木兰山,在峰峦叠嶂中感受浓浓的文化;泛舟木兰湖,体验青山绿水带来的惬意;走进古村落大余湾,看独特的民居建筑……在黄陂,有成系列的玩法等待游客亲临。更受瞩目的是,这里“全域皆景区,村村是景点”,拥有全国最大城市主题文化生态景区群。

这里是好山好水宜居宜游的生态之区。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人气爆棚的各大景点,见证了黄陂由传统农业大区向旅游强区的蝶变。自今年8月“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A级景区免费游活动启动以后,黄陂区旅游人数显著增加,木兰草原、木兰天池等景区预约人数饱和。

木兰天池景区,高山湖泊宛如明珠。

木兰云雾山漫山的杜鹃红,年年春天芳动武汉。

唱响“木兰”之歌

摘得“国字号”金字招牌

“黄陂区域内不是一个个分散的景点,这里处处是景,美景、美食、美物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令人印象深刻。”不少到黄陂的游客如此感慨。

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黄陂区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发展新样板。近年来,黄陂大格局谋划、大手笔投入,推动旅游产业全景化打造、全业态融合、全领域覆盖,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景群和国家全域旅游标杆示范区。2019年9月,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布,黄陂区是武汉市唯一上榜的区。

一首《木兰辞》流传千年,黄陂传诵着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也传承着“家国情怀”“忠孝勇烈”的木兰精神。黄陂全方位打造木兰文化品牌,木兰文化成为黄陂全域旅游发展的一行注脚,更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木兰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大型音舞诗画《木兰山组歌》和大型楚剧《少年花木兰》唱响全国,木兰系列节会赛事吸引八方来客踊跃参加。

通过旅游环线串起木兰主题文化景点景区,4个4A级景点捆绑打造5A级“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黄陂以生态文化风光之美传递木兰文化之精髓,使木兰文化历久而弥新。同时,重点打造盘龙城考古遗址公园及一批红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景点景区。

如今,黄陂是全国A级景区密集的旅游产业集群区,拥有木兰主题文化系列景区23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含4个景区)、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5个。以5A引领,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A级旅游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区县前列。

近年来,黄陂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等。形成全域生态、全域景观、全域旅游、景城融合、村景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局面。游客留下了这样的赞誉:“有个景区叫黄陂,黄陂处处皆景色,处处都精彩。”

木兰草原夜场烟花秀。

做好“旅游+”文章

全域旅游犹如天然磁力场

全域旅游犹如一个天然磁力场,伴随而来的,是全区景观多了、道路多了、绿色多了,城乡更干净、交通更便捷、生态更美好、居民更富裕。黄陂区以“木兰”为主线,采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旅、农旅、商旅、康旅融合发展。

从黄土山包、田地抛荒到山峦青翠、鸟语花香;从曾经的贫困村到现在的美丽乡村……趁着家乡旅游的发展势头,企业家葛天才回到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投资创建木兰花乡景区,带动全村将村庄旧貌换新颜,成为黄陂全域旅游的亮点之作。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像葛天才一样的能人回乡创业,给黄陂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全域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全域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农业。截至目前,黄陂区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休闲特色集镇6个、休闲专业村58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4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50个、特色采摘园68家、休闲山庄668家,星级农家乐1158家。

一个景区,带活了一方经济。木兰草原景区所在的张家榨村,曾是武汉出了名的贫困村。景区自开发以来就积极安排周边的贫困户在景区当保安、保洁员、园林工。“今年5-7月,我们游客同比增长了32.3%,实现了逆袭。”木兰草原景区负责人介绍说,8月份免票活动实施后,景区二次消费金额是平时的4倍,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也跟着走俏。

根据统计,黄陂区2019年接待旅游人数259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7.4亿元,36万人吃上了旅游饭。依托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黄陂区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兴农富民之路。

此外,黄陂区深入推进商旅融合,发挥空港门户优势,汉口北全国最大线上线下一体化市场群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购物游,汉交会会展购物游。康旅融合方面,依托木兰山、木兰湖自然生态景观打造运动、休闲、度假、养老康养集聚区。已建成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康养小镇、500公里旅游健康绿道步道。

黄陂美丽乡村。

清凉寨景区,“露营观星”受到游客青睐。

创优旅游服务

品质环境迎接八方来客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首先从旅游最急需的文明、最应急的服务“厕所革命”开始。黄陂区累计建成A级旅游厕所158座,实现旅游景区、旅游沿线、乡村旅游点星级旅游厕所全覆盖,被评为“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区”。

驾车行驶在黄陂区木兰大道上,目之所及,宽阔的公路两侧,一群群古朴村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交相辉映。如果从高处俯瞰,更能见到“洁绿亮美”的大道如珠链,串起了一个个美丽乡村,楚风汉韵的房屋和青翠田园绵延伸展,美景满眼。木兰大道被誉为楚天最美乡村景观大道、全市最美乡村振兴示范带。

通过景城一体化建设,黄陂区构建内联外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升级贯通全域的景观绿道,实现城乡公交、景区专线全覆盖,形成“快行慢游”的立体交通体系,成为湖北省等级公路最密集的区县市。机场二通道、岱黄高速、木兰大道、江北快速路等景观道路为八方来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成为一条条美丽风景线。

旅游交通便利化、旅游建设标准化、旅游设施景观化、旅游服务人性化。在黄陂旅游,游客会发现,这里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驿站、民宿点星罗棋布。从2017年开始,黄陂区实现游客岱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并每年为前来黄陂游玩的游客购置意外伤害保险。

为提高旅游产业能级,黄陂区将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交通、安全等信息有机整合,搭建一体化的智慧旅游平台,通过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智能管理。在全省率先制订实施“1+3”旅游综合监管制度,即全域旅游综合协调指挥中心和旅游司法调解室、旅游工商12315维权服务站、旅游巡回法庭,确保黄陂各景区秩序井然。

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未来,黄陂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对标先进打造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木兰大道。

黄陂“全域皆景区,村村是景点”。

人文黄陂

文化风景线:文化润泽点亮城市魅力

盘龙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黎黄陂文化四张文化名片享誉海内外;湖北大鼓、楚剧、黄陂泥塑等民间文化丰富灿烂。

这里是厚积薄发的文化之区。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陂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进步、发展、更新,在时代大潮中激起澎湃的浪花,城市气质不断提升,吸引着世界目光。

全民畅享文化之美

居民生活添上文艺色彩

楚剧、曲艺联唱、舞蹈、小品……8月12日晚,一场精彩的文艺节目在木兰湖广场上演。黄陂区第十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由此拉开序幕。

十三载栉风沐雨,群众文化艺术节成为黄陂区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品牌,是近年来“覆盖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受群众欢迎”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

黄陂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群众文化艺术节倡导“群众演、群众看、群众是主角”,每年,全区有8000余名青年、农民、工人、师生以及专业艺术工作者等参与演出活动。

据了解,今年的黄陂区群众文化艺术节以“文明乡村 美丽家园”为主题,整个活动从8月上旬开始至12月结束,将利用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在全区特色文化广场、人气景点、夜市等场所开展演出活动。

除了主题演出活动外,今年的群众文化艺术节还邀请了本地民间文艺团体、网络文艺达人等,通过街头音乐会、宣讲、达人秀等表演形式,从城市到农村,处处活跃着文艺演出的身姿,让群众的生活增添更多文艺色彩。

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社会文艺团队成长壮大,成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力军;一大批具有黄陂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创精品应运而生。

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润泽。黄陂区根植“功能完善、适度超前、布局合理、注重实效”的区、街、社区(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以各级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遍地开花,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黄陂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保护与传承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

保护好、传承好特色文化才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今年7月,黄陂区文化馆联合黄陂区非遗保护中心以“云上学好课,全民艺生活”为主题,推出“文化大讲堂”和“非遗大讲堂”,邀请黄陂区各个领域的文化艺术大师,向群众普及文化知识。

千百年来,黄陂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精美的民间艺术和精湛的传统技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9项,其中,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曲艺湖北大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黄陂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成就了黄陂深厚的文化积淀。

湖北大鼓:演绎陂腔汉调的韵味

“我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伢,打小讲的就是武汉话,过早吃碗热干面……”8月7日,著名青年曲艺家、湖北大鼓传承人吴健携作品《说唱大武汉——吴健曲艺作品集》在湖北省外文书店举行首发式。

《说唱大武汉》收录了湖北大鼓第八代传承人吴健创作表演的不同类型的曲艺作品,真实记录了以湖北大鼓为代表的曲艺艺术的演变进程。

湖北大鼓是来自民间的一门曲艺,采用地道黄陂话,演唱的题材都是来自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大鼓在大江南北传唱,让许多人了解了陂腔汉调的独特韵味。

黄陂泥塑:凭泥塑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以泥巴为主要材料,通过构思、绘图、和泥巴、扎骨架、制坯、精雕、上色等多道工艺,就成了泥塑。黄陂泥塑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李集、泡桐一带,今为黄陂李家集街道泥人王村。黄陂泥塑匠人创造出了多种观赏性强、收藏价值高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泥塑作品。

2019年2月,李家集街凭借黄陂泥塑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早在2013年黄陂泥塑就被确定为省级文化遗产名录。黄陂区十分注重泥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李家集街文化站等多个文化站开辟了泥塑陈列活动室,泡桐二中等中小学还开展了泥塑兴趣第二课堂。

高家河铜锣:“黄陂造”铜锣成世界级特产

今年6月,湖北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汉锣制作技艺在列。此前,著名音乐家谭盾创作《武汉十二锣》,现场演奏所用的大抄锣,就来自武汉。

武汉现在的锣厂,黄陂高家河是源头。黄陂六指街的高家河锣厂历史悠久,其制品享誉国内外。著名的高、中、低虎音锣就是高家河锣厂受京剧界大师梅兰芳之委托而研制成的。汉锣技艺保护单位武汉市海平乐器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正是高家河锣厂。目前,武汉锣已悄然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各知名交响乐团选用,成为世界级特产。

汉锣制作。

活力黄陂

体育风景线:全民健身成城市新时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黄陂区体育事业也如火如荼发展,每年他们都会组织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更加高涨,形式更加多样,动力更加强劲,效果更加显著。体育黄陂、运动黄陂、健康黄陂峥嵘发展,被誉为“全国田径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

“15分钟城市健身圈”惠民

家门口就能健身了

8月23日一大早,黄陂区黎元洪体育广场不少居民在散步、健身。“我每天都坚持锻炼,也在这里结识了不少喜欢运动的伙伴。”家住附近的张大爷将黎元洪体育广场当作自己的锻炼“根据地”,每天早晚他都会步行10分钟来这里做做简单的运动。不仅距离近,体育设施还好,对他来说,这是极大的便利。

像张大爷一样,黄陂居民都可以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到达文体活动场所,参加他们喜爱的活动。这是黄陂区打造的“15分钟城市健身圈”体育惠民的重要成果。除了黎元洪体育广场、黄陂体育馆、黄陂文体广场、黄陂市政广场、滠水公园等大型体育场馆,还有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类公共体育场所,人均体育设施面积2.53平方米。全区行政村(社区)的户外体育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让大家锻炼有了好去处。

同时,区属公共体育场所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区文体广场、东寺体育广场、东寺灯光篮球场、笼式足球场均免费对市民开放,东寺羽毛球馆、网球场也在特定时段免费或优惠对市民开放。

每天早晨和傍晚,在广场、公园、空地随处可见市民进行晨晚健身的身影,晨晚练点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黄陂区目前有晨晚练点近700个,覆盖城区、街道、社区以及乡村。

全民健身参与面渐宽

体育助力健康新生活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从木兰山脚登高而上,伴着山野花香鸟语……黄陂区连续举办10届木兰山登山节,每年有上万健身爱好者共同登高。以大型活动为载体扩大全民健身参与面,黄陂区依托山水资源,写好“健身文章”,围绕登山节开展了“四山联动”、国际山地运动挑战赛、全国徒步大会等一系列活动。10届木兰登山节共吸引来自国内外近10万户外登山爱好者参与。

全民健身成为黄陂居民新的生活方式,“我健身、我快乐”“天天健身、天天快乐”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黄陂区每2年一届共举办7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届运动会19个街乡,50余个企事业单位近万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近年来,成功承办中国女子乒乓球超级联赛(湖北赛区)比赛,国际风筝邀请赛、“1+8”武汉城市圈乒乓球邀请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同时,举办群众体育展示赛、趣味体育比赛、协会邀请赛、单位交流赛,为市民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

以各级体育组织为龙头,依托晨晚练点阵地,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据介绍,黄陂区现有门球、空竹、乒乓球、网球等体育协会组织23个,注册会员近万人,活动形式百花齐放。各类健身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登山、自行车、徒步、钓鱼等项目健身圈随处可见。

大型体育活动吸引国内外运动爱好者参加。

全民健身在黄陂渐成风尚。

链接——

黄陂区15家A级景区

5A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包括木兰山、木兰草原、木兰天池、木兰云雾山

4A景区:木兰花乡、木兰胜天、姚家山、锦里沟、大余湾、清凉寨

3A景区:花海乐园、花乡茶谷、木兰湖、木兰玫瑰园、汉口北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中心

黄陂区主题文化旅游活动菜单

木兰草原“夜草原—美梦夏之夜”

时间:8月1日-10月30日

活动:夜场灯光秀、小火车夜游草原等。

木兰天池“夏日新森活避暑节”

时间:8月1日-9月29日

活动:奇幻灯光秀、萤火虫公园等。

木兰云雾山第三届避暑登山节

时间:8月1日-10月31日

活动:玻璃天桥、玻璃观景台游玩、玻璃漂流等。

锦里沟“赶秋节”

时间:9月1日-10月31日

活动:激情开场舞、舞牛等。

木兰胜天“夏日嗨水节”

时间:9月1日-10月31日

活动:18个网红水上项目、夜场森林灯光秀等。

木兰花乡金秋菊花展

时间:10月

活动:首届金秋菊花展、花乡不夜城等。

清凉寨“音乐露营节”

时间:9月1日-10月31日

活动:摇滚篝火晚会、帐篷露营等。

木兰水镇“动感绚丽灯光节”

时间:8月1日-10月31日

活动:水幕电影、燃爆盛夏演唱会等。

黄陂区广场舞系列活动

时间:7月30日-9月28日

地点:区重点街道文体广场

黄陂戏迷票友专场活动

时间:8月6日-9月27日

地点:区重点街道文体广场

出品: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 策划:刘晋 吕梦丹 撰文:叶飞艳 郑军辉

【编辑:熊展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