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之约”组团直播,用最通俗的话讲法,武汉法院院长成普法网红

整理 | 陈智 设计 | 胡欣 校对 | 王蓓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6日讯 512套房子眼看烂尾,武汉法官出了个奇招:隔壁的108套别墅,拆!8月25日中午,武汉市东西湖区法院院长王道玮做客本报“周二之约”直播间,她分享的典型案例在长江日报官微刊登后,被广泛转载,当天浏览量就突破了十万。网友纷纷点赞:武汉的法官“脑洞”真大,一招就破解了烂尾楼死局,实在是高!

东西湖区法院院长王道玮做客直播间。通讯员李金星 摄

“明年,全职妈妈离婚时可申请‘家务补偿’。”8月11日,武汉市青山区法院院长文利红在“周二之约”直播间披露这一消息,成为当天微信朋友圈最热门的话题,刷屏了女性朋友圈。

“周二之约”是武汉法院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的一个在国内影响巨大的法治品牌。十多年来,500多名(次)院长、庭长、资深法官接听热线电话万余条,为群众解惑答疑,化解矛盾,普及法律知识。

今年6月9日,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周二之约”专栏升级成为网络直播,截至发稿,已有5位法院院长、1位执行局长通过直播为636位群众现场解答了法律问题,并现场拍板,为2名找上门来的求助群众解决问题。

据统计,“周二之约”直播上线后,仅长江网论坛与长江日报官微两个发布端口,围观读者就超过了百万。主播——法院院长们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红黄牌局长”“网上维权院长”“会断家务事的院长”……成了“最靓”的普法网红。

当场打电话督办群众投诉案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江宁做客直播间。记者金思柳 摄

在直播中,对于上门求助的群众,局长、院长们尽力相助,解决问题。

6月9日9时29分,武汉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局长江宁作为”周二之约“直播升级的首位嘉宾尚未上线,直播间内已有近百名网友提前等候。

第一个提问的网友来自勇泉钢结构公司,看到预告后,他起了个大早,赶来排队,希望江宁局长能帮他解决执行难问题。

七年前,他们公司从熟人杨某手中承接了一个门窗安装工程,工程结束后,杨某以项目未售为由拒付20万工程款。多次催讨无果,他们将杨某告到了黄陂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谁知杨某上了失信人名单,名下没有财产可以执行。近日,他们调查发现,杨某虽然名下没有财产,却住着豪宅,开着豪车。

听完案情介绍后,江宁局长专门向相关人员查问了情况后,建议当事人委托律师调查线索,或告诉执行法官请其调查。一经查实,法院可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7月14日上午,听说陈力院长做客“周二之约”直播间,程女士专程赶到现场向他求助。

江岸区法院院长陈力做客直播间。通讯员李金星 摄

2015年5月,她买了朋友王先生的房子,支付首付款后却发现对方已将房子抵押。按合约,法院判决王先生不仅应该将首付款还给她,还应支付违约金。后来房子被法院拍卖,她拿回了首付款,对方却迟迟不付违约金。她请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听完程女士的讲述,陈力当场打电话找到办案人员,核查事实,督促办理。

提前做“功课”

让咨询者“家事”“网事”“烦心事”有了标答

江汉区法院院长严树华做客直播间。通讯员李金星 摄

直播2个小时,为数十甚至上百名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在对答如流的背后,是局长、院长们用心地准备。为了更好地为群众解惑答疑,普及法律知识,直播前,他们不仅自己查法条、做笔记,逐一梳理群众关心的问题,拿出标答,有的还组成了一个多达十余人的咨询团队,组团为群众提供服务。

网上如何立案?怎么申请跨域立案?如何上网打官司?6月23日,武汉市江汉区法院院长严树华做客长江日报“周二之约”直播间,专门和市民聊聊其中的诀窍。

作为全国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法院之一,近年来,江汉区法院依托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互联网法庭,推进跨域立案服务,打造网上高品质“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就能解决问题。

直播前,严树华带人提前一周准备了“功课”,在直播中,围绕这一问题,数十位网友提问,严树华院长从容应答。

喝到假酒,买到假名牌,住到冒牌宾馆,被人盗用了名誉,遇到这些烦心事,该怎么办?7月14日,江岸区法院院长陈力做客“周二之约”直播间,为大家解答了“衣食住行”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江岸区法院是全国首批5个知识产权审判基层示范法院之一,管辖武汉市辖区内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专利行政案件除外)及江岸区辖区内的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008年,该院知识产权庭成立,至今共审结案件5376件,在著作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有独到之处,多次荣获国家版权局“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等荣誉。

让更多的人学会知识产权保护,是陈力院长上“周二之约”直播的主题。

8月11日,青山区法院院长文利红做客“周二之约”,专门谈如何断清官难断的家务事。

青山区法院院长文利红做客直播间。通讯员李金星 摄

她这样做的底气是,2016年,青山区法院核发《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后武汉市首例人身安全保护令,依法制止同居关系中的施暴行为。以此案为开端,该院共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11例,居全市法院前列。2017年,该院组建了全市最早、闻名全国的家事审判团队。

在直播中,网友“诗和远方”遇到了烦心事。年前,他和旅行社签订合同,约定春节到海南旅游,因疫情防控没去成,能退费吗?黄陂区法院院长覃兆平告诉他,疫情防控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为不可抗力的情形,合同双方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黄陂区法院院长覃兆平做客直播间。通讯员李金星 摄

近年来,该院在旅游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及时、有效化解旅游纠纷。目前,已在木兰草原、木兰天池、云雾山、清凉寨、木兰花乡5个景区设置旅游巡回审判点,现场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

直播中解答企业问题

直播外系列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案件久拖未结,法官将收到红黄牌警告,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6月9日,在直播中,一一解答网友提出的众多执行难问题后,武汉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局长江宁宣布一个重要消息,目前正在全市法院推广这一举措。青山区法院试点一年,2名执行法官因案件久拖未结被亮黄牌。

据江宁介绍,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武汉市法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大数据局、公积金中心、税务局等部门“点对点”系统建设,实现有关信息“一网打尽”;建立执行事务中心,通过繁简分流,提高效率;推行律师调查令、悬赏执行、悬赏保险、律师参与执行等新机制,运用事项委托方式调查财产;拓展对支付宝、京东、腾讯等互联网金融的查控方式手段,增强财产调查深度广度;推行资产评估市场询价、当事人协议确定起拍价新机制,提高财产处置效率;探索电子送达方式破解送达难,实现“送必达、执必果”;践行善意执行,在依法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选择采用对企业生产影响最小的执行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查封财产的经济功能,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东西湖区法院在企业破产重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8月25日,东西湖区法院院长王道玮做客“周二之约”直播间时,专题解答了企业破产如何依法重生,员工被辞退怎样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等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

她告诉因公司破产未缴完社保的网友“wangyige”,企业破产,员工社保优先补偿。

在直播中,为102位网友解答了企业问题后,王道玮告诉大家,遇到企业破产,不要慌。近年来,武汉市法院通过强化破产案件及衍生诉讼的审判力度,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工作府院联动机制,破解烂尾楼等破产企业僵局已有成功案例。

(记者陈勇 通讯员涂莉 王田甜)

欢迎扫码加入

“周二之约”给你支招

【编辑:戴容】

(作者:陈勇 陈智胡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