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
武汉市第二十中学 朱晓云
不断探索智慧教育新领域
她是学生们喜爱的“主播老师”
从教25年里,从手绘幻灯片、制作PPT,到探索微课、空中课堂云平台网上教学,她始终是武汉智慧教育的推动者和实验者。她摸索出一套“三屏”教学法,总结出“SEA”教学理念,即播种(seed)、体验(experience)、采纳(adoption),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今年线上教学期间,她每天备课8小时,为学校高一年级600多名学生上英语直播课,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主播老师”。
江汉区
武汉市第一中学 张旭
“格物穷理、切磋琢磨”
她是最具人文思想的物理老师
她是江汉区高中物理首席教师,创立个人工作室,擅长在自然科学的讲台上渗透人文思想。在2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她已经形成了“格物穷理、切磋琢磨”的独特教学风格。
她倡导开展丰富的学科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也燃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她擅长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带的每届学生高考成绩优异。
硚口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姜冬霞
她是课堂效率高的“无作业女神”
也是学生们的“姜妈妈”
她深钻每篇课文的教法,手写在教案本上,教一遍,改一遍,力求每堂课突出一个重点,让学生有所得。她的课堂效率高,所以课下很少布置作业,每逢考试,她所带班级总是名列前茅。她是学生们眼中的“无作业女神”。
她视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宽容他们的错误,也视他们为朋友。她生病住院后回到学校,学生们写了一黑板的“情书”送给她,亲热地喊她“姜妈妈”。
汉阳区
武汉市第三中学 肖晓萍
带领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魅力
“肖姐”以爱为桥激发学生潜能
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自主探究的魅力,不仅关注“学知识”,更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她以爱为桥,倾心教育,用一颗朴实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她开展主题班会、小组辩论、演讲比赛、户外运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挖掘自身潜能。疫情期间,她时常给父母都在一线抗疫的学生打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们积极乐观面对困难。在学生的心目中,她是严师,是诤友,更是“肖姐”。
武昌区
武汉市武珞路中学 雷凯红
创新思政课堂形成“三让”教学法
她是“空中战疫网红老师”
她是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她在教学中大胆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把微笑、激励、竞争带进课堂,形成了政治课堂中的“三让”教学法,并在全国希望教育研讨会上得到专家肯定。她的带班成绩一直保持领先。
疫情期间,她设计了战疫特别系列活动,独创了家校共育“空中赛场”,开设班级公众号,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情怀、激发责任担当,被誉为“空中战疫网红老师”。
青山区
武汉市武钢三中 邓晓
鼓励学生寻找与标答不同的思路
他辅导出国际奥数金牌得主
他是武钢三中数学竞赛教练。他的课堂以“宽”为主,鼓励学生寻找不同于标答的思路。他常常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评讲、争论数学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
3年多里,他不断提升自身,买的竞赛书足有两人高。他不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还注重情感培养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养成严于律己、不断上进的良好习惯。他的多名学生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国家级、省级奖项,辅导的学生还获得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
洪山区
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张同祥
构建“雅学慧动”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他开启学校食堂为抗疫做后勤保障
25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开始干起,做过班主任,带过毕业班,又走上校长岗位,始终恪守教育初心。他带领团队构建了“雅学慧动”教学模式,将课堂40分钟效益最大化。该教学模式被收入《武汉市高效课堂建设教学模式集锦》,在全市推广运用。
疫情期间,他带领学校党员先锋队参与到长征方舱的筹建和休舱工作,开启学校食堂,承担了48天的抗疫后勤保障工作。为保障孩子们的学习,他和同事用2天时间为近2000套教材逐本分装、消毒、打包,让孩子们第一时间拿到课本。
蔡甸区
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张小玲
“合作小组”让每个孩子得到锻炼
她是会“蹲下来”欣赏学生的好老师
她会“蹲下来”欣赏学生,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她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不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她是一名学习型、研究型老师。
在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她用细心创新班级管理,用爱心升华师生感情,用耐心助推学生进步,用诚心获得家长理解,认真研究班级管理机制,形成自己独特的带班风格探索出了一套“建立合作小组,营造班级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得到锻炼。
江夏区
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 李锐
抱着篮球、挂着听诊器教英语
她把课堂变成情景式学习舞台
她凭着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构筑了“发现—体验”生活情景式英语学习模式。上与运动有关的课程时,她会穿一套运动装,抱着一个篮球走进教室;上与生病有关的课程时,她会穿一套护士服,带上听诊器;讲到家庭会餐与烹饪时,她会系着一条围裙上课。她用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孩子们也兴趣浓郁,成绩突出。她组建了“李锐劳模工作室”并利用各种平台和一切机会将自己所学所获惠及广大师生。
黄陂区
黄陂区前川五小 胡凯
英语课堂强、实、巧、新、活
他用自身人格影响学生
他的英语课堂强、实、巧、新、活,深受学生喜爱。他在课堂上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在乐中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疑中思;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趣中练。在日常教学中,他坚持做到“三清”,即“教学环节步步清、课堂内容堂堂清、教学任务周周清”,从无半点马虎。疫情期间,他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还在线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批改作业。“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他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影响学生,是学生喜爱、家长满意、学校认可的老师。
新洲区
新洲区第一中学 方涛
教授知识还培养责任感
他把流泪的学生劝笑了
从教20年来,他准确把握教材特点,不断寻求最佳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最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建立了成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责任。正因如此,他所带的班级物理成绩多次居全区同类学校前列。
他善于做学生的疏导,很多学生流着眼泪走进他的办公室,微笑着走出他的办公室,他是同学们眼中的“知心好老师”。工作之余,不断加强先进教育的理论学习,每年他的理论学习笔记达到四五万字,并在平时的管理和教学中加以应用。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奥林小学 林娜
尊重学生倡导快乐学习
孩子的“小问题”都是她的“大事情”
她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倡导快乐学习,打造“快乐教育”特色品牌。每天早晨,她都会在校园里转转,看孩子们遇到哪些“小问题”,她会把这些“小问题”搬到自己的办公室,成为自己必须解决的“大事情”。
她把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充分融合,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她带头开展课例研究,反思教育教学现象,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带领一批批教师共同提高,实现教育梦想。
东湖开发区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 汤金华
他用心、用情、用智慧做教育工作
教学有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他是用心、用情、用智慧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实人”。他做起事来从不怕“吃亏”,师生们都称“拼命三郎”。他常年带毕业班的物理学科,教学能力强,帮助学生“低进高出”,曾多次代表武汉到全国各地进行讲学、讲座。
作为班主任,他始终用真情与学生交流,以真心换真心。他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家人的励志故事、儿子住院动手术的心情,跟学生们分享,孩子们听着听着就哭了,在感动中拔节成长,终身受益。
东湖风景区
武汉市张家铺学校 李旭
他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为全校老师培训线上教学
从教20年来,他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他坚持每个月看一本数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每周都要进行网络教研,观看名家教学视频,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他教出来的孩子都成绩优秀。
疫情期间,他负责组织与培训全校老师的线上教学,他把操作方法录成视频,一步步教其他老师们适应直播上课。他每天都要跟班里学生一一沟通、提醒,学生们都能做到准时上课,跟上学习进度。
市属高校
江汉大学 陈菲
用学生听得懂的话把理论说透
她的思政课贴近学生、回应学生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反复精读和领会教材精神,把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和理论的展开逻辑,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去和学生沟通、交流,听学生说心里话,说他们的困惑。在交流的过程中,她寻找到学生们的关注点、兴奋点,甚至痛点,从而将严谨的学术语言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将教材中的理论情境转化为现实情境,突破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隔阂,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清楚、讲透彻。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问题,让思政课真正“贴近学生”“回应学生”。
【编辑:朱艳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