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武汉最燃青年教师”30人名单公布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邓小龙)“燃”是激情、昂扬,也是奉献、温暖,是武汉大批青年教师们的生动注脚。日前,第三届“寻找武汉最燃青年教师”公益活动落幕,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专家组评审结果,最终有20人获“武汉最燃青年教师”称号,另有10位教师获得提名奖。

今年 6月起,武汉市教育局联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发起第三届“寻找武汉最燃青年教师”公益活动,聚焦优秀青年教师群体,讲述武汉青年教师停课不停学、战疫又战汛的感人故事。活动期间,共推出80篇稿件,80位老师的活力、创新、敬业让广大市民备受感动,吸引数百位网友关注。8月31日—9月4日,“寻找武汉最燃青年教师”进行网络投票,参与人数达590余万人次。

第三届“武汉最燃青年教师”名单(20人)

江汉区稚雅幼儿园 宋威

燃点:她才艺多多,会“七十二变”带孩子们体验多彩世界。她对孩子有耐心有方法,在她的抚慰下,很多哭哭啼啼的小班宝宝都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武汉市武钢三中 陈春

燃点:80后陈春是武钢三中的数学竞赛教练。他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征服了竞赛班的“牛娃”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刚刚转型为教练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快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成家多年的陈春搬进了学校宿舍,一住就是三年。今年,陈春6位弟子被中科大少创班录取,创下“湖北第一”的奇迹。

蔡甸区汉阳一中 周贤丰

燃点:2020届高三(7)班是蔡甸区汉阳一中英语教师周贤丰带的第五个高三毕业班,在最重要的二轮复习阶段遇到新冠疫情,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碰上超长梅雨季,他想尽办法激活学生思维、构建自信。在他的带领下,42人的班级一本上线高达35人。

武汉市育才小学 姜瑞欣

燃点:疫情期间,姜瑞欣常常从早上七点忙到次日凌晨三四点。她所录制的四年级数学区级网课屡获好评,校级录课均高质量完成,被评为“江岸区首批在线教育教学模范教师”。从教20年的她,不仅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老师的铁杆“智囊团”,更是学生的贴心“大朋友”。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叶昌成

燃点:疫情期间,他是线上线下“两手抓”,跨年级支援“普高冲刺班”,为一批普高线下生点燃希望的“叶老师”;中考前,他是送学生走进中考考场的送考人;而在送走毕业班后,他又奔赴防汛一线成为一名巡堤人。

江夏区大桥中学 田燕

燃点:硕士毕业后担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至今,一改传统印象中道法教师刻板说教的形象,学生们亲切地唤她“田导”。在江夏区大桥中学田燕老师的道法课堂上,没有一名学生被冷落,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尹炜

燃点:他是“网红”,是导演,是战疫的先锋。一张“网红”试卷,带你用物理的视角看世界,只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台青春话剧,自编自导自演,与学生一起呵护自信的心灵。他是业余的“主播”,是客串的导演,更是学生们学习与心灵的向导。

硚口区崇仁寄宿学校 任斯佳

燃点:疫情防控期间,任斯佳的陪伴像冬日暖阳照耀进孩子们的心房。开学第一课上,任斯佳化身“团长”,用坚定的话语唤醒孩子们埋藏在心底的责任感。每日点名,询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力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彭敏

燃点: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武汉市技术能手、资深心理咨询师、瑜伽高级教练、主持人……众多头衔集于一身的彭敏是学生心目中的“全能教师”,也是爱岗敬业的模范。

武汉市梅苑学校小学部 汤璟

燃点:汤璟被学生们称为“太阳牌”老师,疫情期间把医护人员子女接到家中,给孩子当了49天“临时爸爸”,让一线战士免除后顾之忧;将学生们手绘的1500份明信片,送到援鄂医疗队队员手中,让他们带回家乡珍藏这份来自武昌师生的心意。

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 章琼

燃点:读书分享会、诗词大会、小小解说员活动……在章琼的班里,语文课永远充满乐趣。即使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和她也都相约云端,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亲近诗词,爱上语文。

武汉市经开外国语学校 周游

燃点:从教十年来,她用爱谱写园丁的乐章。疫情期间,她将因父母在医院一线工作而无人照看的学生接到自己家中照顾了2个多月。她说:“医护人员在前线守护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后方尽自己的力量守护着他们的牵挂!”

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刘燕

燃点:疫情期间,刘燕滞留在大山深处。为了给学生上网课,她每天爬上山顶找信号,一天要跑三个来回,风雨无阻。原本杂草丛生的山坡,被她踩出了一条清晰可见的小路。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胡雯媛

燃点:在电视荧屏上,她是火力全开的“奇葩说新星”;在三尺讲台前,她是学完《锦瑟》后让学生大胆仿写“情书”的“同门师姐”。她是一个令众多网友喊话“后悔毕业早,想做她的学生”的95后青年教师。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 蔡兴籽

燃点:暖心门卫、极速打包员、剪辑达人、超级奶爸……蔡兴籽在同事心中是“百变侠”,在学生眼中是体育技能爆棚的“孩子王”。2月份,蔡兴籽下沉社区,风雨中一把伞、一双套鞋,值守期间坚持不喝水、不上厕所,一守就是一整天。

汉阳区玫瑰园小学 李玲

燃点:成为疑似病例,却又面临着即将全面铺开的空中课堂。疫情期间,李玲一边与病魔搏斗,一边为网课搭建“大后方”。“工作成了我战胜病痛的动力,集中精力投入工作的那段时间,没想到,病痛在筹备和维护网课的过程中,逐渐消散。”痊愈后的李玲,更加燃起了斗志。

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 吴佳琪

燃点:在吴佳琪的班里,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里面记录着他们天马行空的灵感和想象。吴佳琪带着学生们观察四季变化,感受风雪雷雨,从乡村风景到生活小事,都凝聚在孩子们的笔尖,化成动人诗句。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万思蓓

燃点:她是化学老师,更是学生们心中的“魔法师”,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领略到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学习的世界有了“魔法”。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 张超

燃点:张超是一名地理老师,他自创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感受地理学科之美。去年,张超前往大凉山支教,为当地孩子们带去了许多温暖和帮助。讲台之外,他还参与抗疫、防汛,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发光发热。

东西湖区慈惠小学 刘思思

燃点:2010年,从江汉大学女足队退役的刘思思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在刘思思的巧思下,体育课成了游戏课。她还会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兴趣,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第三届“武汉最燃青年教师”提名名单(10人)

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 叶威

燃点:叶威是一位年轻时尚的90后男教师,但他跟学生们沟通的方式却很“原始”——给学生写信“谈心”。从写给学生的第一封信起,5年多来,他已经陆续为学生写下了7万多字的信件,也收到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给他的回信。这些信件不但把师生的心拉得更近,而且还缓解了亲子关系。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熊慧丽

燃点: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熊慧丽在一年的交流期满之后选择了留在她援教的初中。因为她和学生们有个约定,会一直把他们带到毕业,希望他们考上市四十九中,高中三年再续师生情。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 闵君

燃点: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静下心来上网课不是件容易的事,闵君为此设计了系列线上趣味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教11年来,她还坚持用书面形式与每一位家长谈心。在学生们心中,闵老师创意迭出、充满魅力。

汉阳区钟家村寄宿学校 黄雅琼

燃点:疫情给武汉按下“暂停键”时,身为大队辅导员的黄雅琼却给自己按下了“快进键”。同事评价,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志愿者,她在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闪闪发光。

武汉市第六十四中学 熊怡珺

燃点:她是学生眼中的“热血教师”,他们在英语课上跳街舞、打泰拳,让曾经厌恶英语的学生也爱上英语课。她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拍摄关于武汉城市和文化的正能量视频,成为“网红”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的主角之一。

青山区吉林街小学 陈士博

燃点:疫情期间的下沉志愿者,空中课堂的新主播,小学毕业班的副班主任,背着40斤喷桶的校园消杀员,防汛期间的守堤人……2020年,体育老师陈士博一人身兼多职,主动担当,深受好评。

东湖高新区流芳幼儿园 柴烨

燃点:柴烨是一名90后男幼师,为了让班里的家长更了解孩子,柴烨开通了幼儿观察微信公众号,专门分享一线育儿观察案例,从而引导家长们科学育儿。因为案例生动有趣,柴烨撰写的观察笔记,被武汉乃至全国的育儿大V转载。

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 潘伟

燃点:今年2月,辅仁小学组建江汉方舱指挥部联勤保障专班。作为一名党员,潘伟接到通知后迅速上岗抗疫,搬运物资、整理病患资料,一直奋战到江汉方舱医院休舱,和另外5名老师被称作江汉方舱的“辅仁英雄联盟”。

武汉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李泽麒

燃点:虽然教体育,他却常常“不务正业”,给学生报听写,督促他们背数学公式,要求体育生也要好好学习。从今年2月17日起的60多天里,他值守在协和医院、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发热门诊门口,查验、记录、协调社区转运病患,还在休息时“云监督”学生居家锻炼。

武汉市交通学校 左毅

燃点:教书育人十四载,她的语文课总能带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养分。她认为“教师的快乐就是能不断地与有趣的灵魂对话,生活即是最好的教育”。热衷公益的她还是抗疫期间的城市逆行者,被评为武汉市抗疫优秀志愿者。

(作者:邓小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