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系”企业在市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大放异彩,临空港“黑科技” 向梦想进发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当美丽的寓言照进现实生活,当他们抬头看见白昼流星,于是未来可期。”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曾刻画“神舟十一号”返回当天,穿云破雾、问鼎苍穹的时刻。令人热血沸腾的航天梦想,在那一瞬间成为所有人的深情所系。

武汉临空港,也有着这样一群“航空人”“航天人”。他们或埋头苦干,靠自主创新攻坚克难;或凭风借力,以科研成果转化孕育新机。在国之重器的创新之路上,飞天梦想不再遥远。

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航天三江集团。

“无人区”天基物联网的“智慧大脑”

“全球超过80%的陆地及95%以上的海洋,移动蜂窝网络都无法覆盖。你可能很难相信这一数据,但这就是现实。” 9月16日,“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临空港专场,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路演人员,正介绍“大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运管服一体化云平台”项目。

据了解,低轨道卫星系统,一般是指在200至2000公里高度的、多个卫星构成的大型卫星系统。其工作原理与“蜂窝”式移动通信原理相似,一颗低轨道卫星就相当于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相比离地球数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星座,现阶段的大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具有卫星体积更小的趋势。

天基物联网示意图。

在海洋、沙漠、岛屿等移动蜂窝网络无法覆盖的地方,大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可将全球范围内各通信节点广泛联结,建立起人与物、物与物的有机联系,实现双向短数据通信。 “比如人们需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带,建立一个预警平台。但因泥石流的不可预见性,地面基站很可能被损毁,通信断联后无法达到预警目的。如果采用低轨道卫星,则可避免。” “再比如,当远洋海运时一个零部件突然损毁。由于海洋没有移动蜂窝网络,无法将数据信息传输给万里之外的指挥者,也就无法消除航行隐患。

但如果运用了天基物联网,则可随时随地解决问题。” 而“大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运管服一体化云平台”具备大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运行管理关键技术,是国内首个综合集成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测控、运控、数据处理与管理、业务运营核心功能的运管服一体化云平台。

通俗来讲,这一平台既能管理太空中的卫星,保障其正常运行,又能负责卫星与地面站上下行数据的接收和处理,也能实现地面站网的自动监管、任务规划等功能,最后高效率为用户提供“天基+地基”融合的物联网数据运营服务。

产学研合作让“黑科技”变成“金砖头”

当日活动现场,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在内的8所高校,转化8项科技成果,另有9家企业展开科技成果路演。其中,坐落临空港的“航天系”大放异彩——包括航天行云在内的,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旗下3家企业项目签约、路演,“黑科技”悉数登场,将飞向太空的梦想呈现给与会者。

2020年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临空港专场。

据了解,近年来,“航天系”企业一直致力成果转化工作。截至目前共发布创意项目239个,创意池项目300个,种子池项目35个,产品池4个,多个项目获得中国及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奖励。2018年以来,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累计实现收入2.5亿元。

为发挥武汉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企业还为各单位创新团队提供协同研发信息化平台等各种便利条件,9个项目120人批准入驻。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域也连续多年支持众多企业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与工作机制,促进多个成果转化项目,实现对外销售或进入科研生产主渠道。

在校企合作领域,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校企共建实验室、技术中心平台等;同时,结合区内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现代食品等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定期组织企业与高校开展对接活动,先后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黄鹤杯”网安人才与创新峰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智能制造专场、现代农业专场、武汉大数据峰会等对接活动20余场,让“黑科技”切切实实地转化为“金砖头”。

临空港经济的未来在创新

“今年,北立传感器医疗探头营业收入预计可达1000万元。”北立传感器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龙博士近日透露,疫情期间,该公司产品替代进口传感器产品,与国内医疗器械制造商合作,完成了大批呼吸机订单。

据了解,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后端模组,可广泛应用于气体分析、火焰探测、非接触测温、医疗检测和卫星遥感等领域。北立传感项目也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并获立项支持。

北立传感生产车间。

这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正是科技成果项目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成功落地转化的缩影。其顺利发展离不开该区为其提供的“店小二”式服务和多项政策扶持。

近年来,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多措并举助力科技创新实现“等高对接”,推动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9年全区企业累计转化应用科技成果500项,成交金额近40亿元。今年以来,该区企业已累计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0项,合同成交金额超6亿元。

育主体促转化。该区目前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99家,现有201家企业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创新主体,力争2020年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以上,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20项以上。

引人才促转化。去年,武汉现代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获批筹建;今年上半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领衔的中国食药用菌研发基地落户,柔性引进院士成为临空港企业的常驻专家,推动“院士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建平台促转化。高新产业办依托中南高科东西湖科创中心等专业第三方平台资源,形成“政府引导、园区搭台、企业创新”的市场化招商引资模式,今年已签约入驻18家科创企业。同时,全区依托企业建有各类研发中心75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8家,将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及人才落户。

强服务促转化。该区大力宣传科技政策清单,支持企业享受科技政策支持,及时拨付兑现奖励补贴资金,预计今年将兑现落实8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区内企业建设各类研发中心、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力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产业创新水平等方面精准发力,促进全区科技事业迈上新台阶,切实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完善政策 搭建平台 主动服务

临空港企业问计活动全面展开

“人才不仅是引,更要留得下来。”9 月 14 日,在武汉临空港经 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企业问计·人才工作怎么做”调研座谈 活动现场,湖北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良品铺子电子商务有 限公司等 14家企业代表出席,畅谈招才引智工作如何做。本月 10 日起,临空港“企业问计·人才工作怎么做”活动全面展开,征询企 业人才发展困难与期待。

目前,全市正统筹开展“企业问计”常态化活动,开门问策、集 思广益,问企业所需所想,解企业所急所忧,使人才政策举措更加 务实管用。按照武汉市招才局安排,临空港将集中问计88家企业。 问计内容重点调研三方面,包括“企业在招才引智、育才用才 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希望党委政府解决什么问题?”“人 才留在武汉发展遇到哪些问题?希望党委政府支持解决什么问 题?”“武汉如何发挥优势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东西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问计方式分为上门送函 开展调研及座谈调研两种。其中上门送函开展调研由区人才工作 领导小组,按照联系上门走访企业的工作安排,于 9 月 10 日至 13 日,向企业发送《企业问计·致全市各类企业和广大人才的一封信》 及调研问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座谈调研则采取集中座谈的方 式,邀请 28家辖区重点企业和人才,面对面听取企业困难需求,引 导企业围绕武汉人才工作的短板弱项提出有见解、有深度的意见 建议。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是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 化的生力军,也是人才引进使用、培育成长的大基地。做好人才工 作,关键在服务经济发展,核心是做强企业人才。该负责人说,仅14 日当天一场座谈会,就征集到了 14家参会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 39 条。

“征询到意见建议后,我们将在政策、平台、服务等方面进行完 善,更好地服务企业。”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在政策制定上,将 与企业需求契合;在平台方面,将搭建政企、校企平台,信息共享平 台、行业合作平台等,充分发挥行业性组织、区域性组织作用;在服 务上,将着力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行之有效的机制建立起来。

大学教授入主企业

研发核心材料摆脱进口依赖

走进位于张柏路东光工业新城的武汉汉高美硅宝石转轮有限公司,在占 地面积约两百余平方米的仓库里,有一块区域专门堆放着从美国进口来的块状 蜂窝材料,这是该企业产品的核心原材料。这些材料将根据客户项目的选型结构,定制成不同规格的除湿干燥转轮产品,用于制药、食品、化工锂电、电子、军 工航天、舰船、桥梁等各种领域。

工人正在组装转轮产品。

“目前我们最大的难题就在于,核心材料依赖海外进口,一旦原材料进 口受到限制,我们的发展就会面临危机。而只有自己家里有‘粮’,心里才不 慌。”该企业负责人傅建华表示,蜂窝转轮产品,是工业细分领域中,民用品、 工业品中的一个小小的除湿零部件。而针对这种产品,目前国内还没有成 熟的蜂窝硅胶除湿材料生产技术,吸附性和稳定性都达不到高标准。

从武汉汉高美硅宝石轮转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傅建华就抱有“忧患意识”, 他常说“:没有自己的研发,我们就只是一个加工组装公司,经不起风浪,扑腾两 下就没了。”为了让企业发展有充足的动力,傅建华早早就与华中科技大学、武 汉理工大学和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尝试相关合作,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补 足国内在蜂窝转轮产品核心材料研发及生产上的空白,摆脱进口依赖。

据了解,今年,武汉市面向全市工业企业广泛征集到 163 家企业“科技 副总”需求。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全省共有 239位专家入 选,其中75位“科技副总”成为首批对接服务武汉中小企业的专家。

傅建华也在8月迎来了入主他们企业的“科技副总”,武汉理工大学资源 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晓勇。接下来,他们将投资约200万元,全面展开核 心材料研发生产项目。预计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可完成初步研发。下一 步,企业将根据产学研需求设立联合实验室,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加入,进一 步完善材料研发,并在基础硅胶材料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元化的应用材料。 “研发完成后,我们的生产线也将得到一个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除湿 干燥转轮,还可以开发催化分离转轮和 VOC 分子筛浓缩转轮等产品,扩大 市场,强化国产品牌。”傅建华期待着从加工制造型企业转型为科技研发型 企业,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新产品将填补康复治疗领域技术空白

“已成功制出样机,下一步将进行基础实验。我们很有信心。”武汉新佳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志勇,日前刚从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学院副教授陈军波处获悉,双方共建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是“科技副 总”报到后传来的首个好消息。

潘志勇介绍,公司主要以生产无源二类医疗器械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进 一步夯实业务能力扩大产品范畴,他们逐渐由无源产品向有源产品发展,从单纯的 临床医疗器械往家用医疗器械发展并且同智慧医疗大数据相结合。

“以前,我们与同济医院泌尿科杜广辉教授团队,合作过一款低频电子脉冲膀胱康复治疗仪。杜教授提出产品可以进一步升级,在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基础上,结合考虑临床治疗和患者体验的实际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能和互联网+应用,提升膀胱功能的康复能力。”

基于此,潘志勇开始探索产学研综合发展,希望借助科研力量开发全新 产品。2017 年,武汉新佳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与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 程学院开展合作,成立了由专科医师指导的校企合作“人体泌尿系统功能康 复治疗仪器研发中心”。

“创新是企业做长做久、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潘志勇始终将这句话牢 牢记在心里,在他看来,医疗行业市场近年来硝烟四起,科研创新竞争不断 加剧,为了不被时代淘汰,“深耕一个医疗领域,然后横向扩大发展”是潘志 勇的“作战”策略。

针对人体泌尿系统功能康复治疗仪器的开发,陈军波教授表示,项目关 键技术中低频电刺激信号的产生与参数调整,应结合“互联网+”跟踪患者康 复情况。“这是目前国内泌尿系统治疗领域的一个科研空白,此次开展这个 项目,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疾病治疗的技术革新。”目 前,该项目正在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和数个实用新型专利。

该项目预计 2022年由同济医院牵头,进行临床研究,通过膀膀胱功能无创 康复仪观察在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

获院士倾情赠方“大健康”产品一个月量产上市

8月举行的亚布力论坛武汉峰会上,一盒盒绿色包装的“益小方”吸引 了与会企业家的目光。这款由金银花、人参等原料做成的茶饮,曾在武汉战 疫中,用于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祛湿抗病毒、提升免疫力。

这款茶饮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坚守武汉 战疫一线70多天后,给江城留下的一份厚礼。



黄璐琦院士(左二)离汉前看到了“益小方”的样品。通讯员郑贝贝 供图

今年 1 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通知,组建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战疫。 在金银潭医院,黄璐琦院士团队依据临床诊疗经验,研发出了化湿败毒方,用 于新冠肺炎治疗。他还研发了一个预防方茶饮,供医护人员服用。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黄璐琦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冠肺炎治疗方、预防方,被 多家医药企业看中,寻求有偿合作。出乎意料的是,黄璐琦院士决定将预防 方免费授权给九州通九信中药和卓尔集团。“在武汉的日子里,我收到许多不 计回报的支持与付出,和武汉建立了深厚感情,我想把这个预防方当做礼物 留给武汉。”他这样解释。

疫情期间,九信中药承担起了新冠肺炎治疗2号方和3号方的煎制配送任 务,累计提供了近500万包煎制预防方、治疗方和康复方,惠及50万市民。 这份付出也被黄璐琦院士看到,衍生出了这段“缘分”。

“从最初的方子到现在的‘益小方’,黄璐琦院士和我们一起做了4次版本 调试升级。”九信中药研究院吴卫刚院长介绍。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 区)的支持下,一个月后,第一批散发着药材清香的“益小方”茶饮投入了市场。

“当前,居民们对提升免疫力、日常养生有了更高的需求。”九信中药集团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开发出中药生活化系列产品,满足居民的 需求,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

该负责人介绍,九信中药成立了中药研究院,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改良产 品。同时,为保障药材质量,九信中药在中药材主产区建立了近 20家药材公 司,规范化种植基地面积达 15万亩。“转化更多好产品,助力武汉成为大健康 产业之都。”

高校科研成果为“能量”提供能量“万物互联”照进现实

无论坐在家里的哪个位置,用遥控器轻轻一点,门窗就能自动开合; 如果离家办事,遇到刮风下雨,窗户将自动关闭。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再陌 生,门窗传感器让这些画面成为了现实。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 是该应用场景的技术支持企业之一。

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

昊诚能源是中国锂一次电池的主导制造商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家锂锰软 包装电池制造商。这种软包装电池的尺寸、形状、电池容量,都可以根据客户 需求进行定制。

此前,门窗传感器多使用圆柱形电池,使整个产品看起来“大腹便便”。昊诚能 源便与门窗传感器生产厂商达成合作——根据需求,一款扁扁的长条状软包装电 池“出世”,门窗形状不必再为了“配合”电池,电池能更好地与窗户框架融合“,不仔 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安装了门窗传感器”。

不受尺寸限制的优势,让昊诚能源收获了不少国内外创新型客户,更是 成为了宝丽来拍立得相机的全球唯一合作伙伴。从 ETC 装置到电子价签, 从电子温度计到烟雾报警器,昊诚能源的软包装电池为不同行业提供能量, 让更多关于“万物互联”的想象照进现实。

这样的产品实力,离不开不断的科研创新。据介绍,昊诚能源每年将营 收的 5.1%用于企业研发团队,并于 2017年起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电子 化学领域的学者达成合作,共同进行材料研究工作。今年还引进了来自欧美的专家团队,就材料、品控等方面进行合作。

在这里,“技术菜鸟”的意见都会被重视。一位刚进公司不过半年的一线 工人黄彪曾对生产流程提出疑问,引起了企业研发团队及技术团队的讨论, 最终改进了原有技术工艺,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加足创新马力,昊诚能源也让国际市场看到了技术实力。其研发的柱式 电池,蓄电量比同类世界级产品高出 15%,并攻克了行业共性的“电压滞后” 难题,一举打破长期被美日垄断的国际高端市场。

“加强技术创新,做强做专拳头产品。”为进一步提档升级,继续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昊诚能源正着手进一步提升实验场所、研发设备和技术专家等软硬件能力。

科技让我们的企业变成了事业

旭东食品研发实验室。

小小的瓜子一嗑就开,开启了西瓜籽休闲食品产业的新时代。2018年,武汉旭东食品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校企产学研合作“冰茶瓜子发明专利”。投产后,其产品质量大为提升,广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包括旭东瓜子在内的多个企业乘着科技发展的浪潮,打破行业技术“天花板”,尝到了“企业变事业”的“甜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必不可挡的新趋势。

瓜子一嗑就开,废弃的果胶成了宝

“通过物理加工打磨,改变瓜子外壳的粗糙程度,用生物改良技术与化学反应,调整瓜子壁的厚薄度,从而提升瓜子的好嗑度。”武汉旭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旭东介绍,仅2018年“双十一”上市的“一嗑就开西瓜子”,就实现单日销售过百万,月销售过千万的不俗业绩。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尝到甜头的旭东食品,更坚定了投资科研的决心。“旭东食品从未停止推陈出新,这就是始终在食品领域取得不俗成绩的秘诀。”

每年,旭东食品都会拿出营销收入的2%-3%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研发投入。新的技术成果产业化,不仅能帮助企业在原有行业中越钻越精,更为企业再辟多条新路子。何旭东表示,“我们除了是炒货类的龙头企业,现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也向坚果市场进军。”

2019年,旭东食品与湖北工业大学合作“风味功能性坚果新产品创制与示范开发项目”。其通过分析温度、包装形式、处理方式等影响因素,研究扁桃仁、核桃仁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最终确定一套系统化的最优方案,使得旭东食品能顺利产出坚果类产品。“当年就转化了3种迎合市场需求的坚果礼包,一经推出就达3万余份销售量,增加销售收入600余万元。”

2021年,旭东食品将向10亿元营业额发起冲击,何旭东对这一目标展现出自信,“2017年开始,旭东食品就开始战略储备科技成果,我们还有多个校企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目前,旭东食品与华中农业大学周彬博士合作的“食品胶体改性与功能评价研究项目”,已攻克瓜子生产中果胶浪费的难题,取得了实验室阶段成功。下一步,旭东食品将进行投产实验,一旦成功,将对生产线工艺进行大变革。“通过物化结合的方式将原来废弃的果胶收集起来,进行深加工,变废为宝。产出的果胶原料也将带来可观收入。”

材料既能抗3000℃高温

又具备“自修复”功能

旭东食品作为“受益方”,因吸纳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而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则同时为科技成功的“输送方”与“受益者”。

“由于航天航空行业的特殊性,我们研究所的发明创造,既引领着技术发展,又从科技成果中获益。”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所长陈波介绍,作为“新武汉造”的快舟固体运载火箭就采用了诸多技术创新,创造了中国航天多项纪录。

在其研制中,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联合武汉大学开展结构自适应粘接材料技术攻关。该材料既能抗3000℃高温又具备“自修复”功能,解决了火箭关键部位热防护难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搭建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平台,借助相关高校实施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成为设计所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典型案例。

以航天技术牵引湖北省航天产业快速发展,设计所还开创了“航天质量管理+民企经营体制”新模式。

为支撑该模式的健康发展,设计所践行“数字航天”发展战略,与国防科技大学建立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采用多学科建模仿真、数字孪生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将装备论证效率提升50%以上;深入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质量管控模式研究,变事后质量复查为过程质量管控,外协质量问题显著下降。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奖励,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让企业生命力蓬勃,让经济增长突飞猛进,让科技不再是架子上“展示品”。未来,科技成果将引领产业专业化、智能化、综合化发展,焕发市场新活力。

策  划:中共东西湖区委宣传部

统  筹:阮祥红 胡红兵

撰  文:长江日报临空港编辑部 彭吉松 彭辉 李文 李文卉

【编辑:邓腊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