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色的自己,不要掉进“同龄人陷阱”

摩拜单车创始人 胡玮炜

本报评论员 杨京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事情,在社交网络持续吸引关注。一篇公号文章《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在社交网络上形成了刷屏效应。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不久一篇同样刷屏朋友圈的爆款文。这是来自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的一份演讲稿——《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其实,无论是时代还是胡玮炜,你和TA之间从来没有过“拥有”或者除了骑摩拜之外的共生关系,又何来抛弃?

无论此文给你带来的是感同身受、战战兢兢,还是不屑一顾或是愤而怒怼,它和它引发的焦虑,都有理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当今社会,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压力往往来自“同辈竞争”。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某种程度上是被同龄人所标定的。在他们身上,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的目标感。一旦没踩准步点,一种“赶不上趟”的焦虑感油然而生。

小时候开始,大家都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

人家的孩子一岁能认全七姑八姨,两岁能说“三克油”“鼓捣猫宁”,我连囫囵话都不会说,爸爸妈妈都不会喊,爹妈急不急?

到了小学初中,家长们关心的,是你“能不能跟上进度”,眼睛盯着的参照也是你的同龄人。

等完成学业进入职场,别人家的孩子,收入、职位……还是成为比较的对象。

这种焦虑是如此普遍、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它可以瞬间把你自生的那套人生价值理念摧毁。

本来你觉得孩子就该无忧无虑,童年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某天开个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同学个个琴棋书画、外语奥数无一不精,眼看就要输在起跑线,回来还不赶紧给孩子多报几个培训班?

本来你一直平平淡淡岁月静好,自觉工资够花、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直到参加了一次中学同学会,当年同窗功成名就,开闭口间又融了好多亿,回来依然得郁闷好几天。

这篇爆款文,之所以刷屏,大约是击中很多人的痛点,从而获得共鸣。

胡玮炜1982年生,年龄恰巧对应了如今社交网络上最为活跃,面临的生活压力又相对更大的用户群体。同龄人中的杰出者,自然更能激发很多人对于“赶不上趟”的焦虑感。

当然,如果单以财富、地位这样的功利性指标定义成功,定义人生价值,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那人群划分既简单粗暴又冷酷无情。

有可能,“同辈竞争”本身可能是一个谎言,或者说,是一个陷阱。

首先,同龄人只是一辈人间唯一的共同点,无论“成功”的标准为何,我们很难得知我们与胡玮炜们相比,在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人脉资源乃至天资禀赋甚至运气上存在多大的差距,也很难知晓这些因素在成功的道路上起了多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的梦想,有可能并不在同一个方向。

前一阵成为网红的敦煌研究院院长、女考古学家樊锦诗,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北大高材生,毕业的时候却在常书鸿的精神感染之下去了敦煌,一去就是40年。这大半生的时间,她放弃了大城市的优渥生活,放弃了与家人长相厮守的机会,去实现她的理想。相信时光如果重来一次,她依然会如此选择——因为如此的选择,可以安放她的内心与梦想。

谁会抛弃谁呢?常书鸿与樊锦诗,隔着时空也能志同道合,而同龄的我们,却在假装抛弃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我们无意对胡玮炜本人的经历和选择进行价值评断,她本人所取得的成绩足够惊人。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成功的定义并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只由创造的财富所决定。

与其被类似的文章催化焦虑,不如理性看待人生价值,理性看待“同辈竞争”带来的压力。

正如之前所说的,你跟同龄人除了年龄差不多,可能没有半点相同。那么你还在比什么?或者说,你的同辈那么多,你到底是在跟谁竞争?

很多时候,“同辈竞争”中那些标志性人物,大约也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物,或者说,是以名和利为衡量标准的人物。道理很简单,越是物化的,越是可见的,越是可见的,越容易成为标准。裹挟于这样洪水般的价值观中,会让我们在从众中迷失。

挣15亿算成功,教好每一个学生算不算?成为高官算成功,数十年坚持攻关一项技术算不算?拥有名气和流量算成功,好容易抢救下一个危重病人算不算?在各种各样的比较中,哪一种更能带来职业成就感和社会价值?恐怕并非功利所能及。

有梦想,有目标,有奋斗,有实现价值的勇气与实践,每个人,就能做出色的自己。

实际上,在人群当中,价值观是多样的,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需要各种各样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能力范围之内实现个人价值,达成与内心的和谐相处,或许才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标。这种和谐,是一个人表与里的和谐,并非网络爆款文中所易见的,人群间焦虑情绪的传染。

【编辑:祝洁】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