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通过微空间规划推进“精致武汉”建设,让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5日讯(记者高萌)未来,武汉将如何推进老旧社区规划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9月25日上午,在武汉市政协联合长江日报-长江网举办的武汉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网络议政厅活动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从老旧社区“微改造”、加装电梯工作、微空间规划、城市外立面管控等四个方面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该负责人介绍,武汉社区规划重点围绕空间品质提升、文化价值彰显、创新集聚推动、空间活力营造四个领域开展研究,挖掘老旧社区底蕴和内涵,传承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力求确保老旧社区改造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为进一步解决武汉市老旧小区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2020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已经明确的300多个老旧小区为优选对象。

2020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研究制定《武汉市中心城区微型公共空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年出样板、两年见效果、三年成效应”的目标,力争在三年时间内逐步建设完成,舒缓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服务精致武汉、健康城市、社区治理提升等,以点带面,通过微空间规划推进“精致武汉”建设,让居民能够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为塑造更美的城市形象、协调“山-水-城”空间意向、强化整体风貌管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0年组织开展了《武汉市天际线管控政策研究》工作,通过划定天际线管控的重点区域,分类型明确天际线管控要点,确保天际线管控符合武汉市城市空间形象特质;通过制定天际线管控政策文件,明确管控层级、范围、要素,形式等内容,强化城市天际线整体管控。

此外,还组织开展《武汉市城市色彩现状与管理评估》,通过对研究范围内的建筑、基础设施、城市家具、广告等开展全要素的色彩调查和评估,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相关案例,明确武汉市总体色彩规划及管控的重点和要求,同时明确武汉城市色彩管理机制优化的方向和路径,进一步助力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编辑:张靖】

(作者:高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