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郑渊洁14年维权,夺回自己的“皮皮鲁”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本月9日,“童话大王”郑渊洁等来了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的书面文件,宣告侵权使用“皮皮鲁”名字的“皮皮鲁餐厅”商标无效。历时14年的维权,郑渊洁终于成功地夺回了自己的“皮皮鲁”。

回望这场旷日持久的知识产权之战,从郑渊洁最初的维权无门,到今天的终得胜利,这十几年的经历,也映证着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点一滴的进步。

遥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街头巷尾,我们经常会看到直接将公众人物的名字用作自己店名的店铺,门店里张贴的海报上,绘制的也是被未经授权的艺术形象。郑渊洁与“皮皮鲁餐厅”的产权纠纷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事件。事件的根源还是在于,在大众观念里,并没有形成“知识”就是“无形资产”的概念。

从知识产权观念的形成,到真正重视产权保护并形成社会氛围,也经历了一个时期。知识产权是否严格保护,保护到什么程度,并不是单纯的观念问题,与经济现实密不可分。譬如大量本土企业“野蛮生长”时期,更多需要的是技术共享,这个时候,政策往往会更侧重于新技术的推动、普及、广泛运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山寨技术”“山寨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的确,大量盗版、免费技术的泛滥,构成侵权问题;但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西方技术封锁、企业垄断等各种压力,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产权又有它的悖论。人类历史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弯道超车”,往往得益于对前沿技术的快速吸收和利用,这个时候,不能僵化理解知识产权。

近10年来,我国在针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确实出力较大,也成果颇丰。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被制定出来,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10年来,中国为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立法保护原创作者到着力打击商业侵权,从研发专利数量的不断提升到加强国际产权的合作,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进步颇为显著。其中一个重要背景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免费技术”的获益者,成长为原创技术的掌握者。

近日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声音为世界关注。这标志着我国的知识产权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意味着我国要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捍卫者,要走向知识产权的强国。正是在这个时代,以华为标志的中国科技企业逐步进入了“无人区”,在许多原创技术领域成为开疆拓土的角色。

当今时代,知识产权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概念,更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象征。如今,中国的专利申请已位居世界第二,可见我国的知识产权价值已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今后的中国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地加强与世界的合作。正因如此,中国更要建立起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此时强调知识产权,是在新的起点,创造新的奇迹,迸发新的力量。

原标题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创新进入“无人区”》

【编辑 华智超】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