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马拉松:让美好生活“跑”起来

本报评论员肖畅

2018年武汉马拉松今日开跑。这一天,来自全世界的24000名选手将在武汉体验运动狂欢,还有不计其数的武汉市民以各自方式参与这一城市盛会。

这是第三届武汉马拉松。三年来,“汉马”的强大气场、独特魅力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印证。如果说城市马拉松让长跑变成了全民欢娱,那么“汉马”让这场全民欢娱有了更丰富、甚至可以说有了极致体验。

长跑凝聚了人类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想象。这就是说,长跑是需要经营体能的运动。一个社会只有普遍不缺营养美食、人们各方面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才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体能的运动形式。当物质需求还没得到极大改善的时候,很难想象城市会出现很多的“跑者”。今天,武汉的公园、广场、大街、大桥,白天黑夜,每天都有人在奔跑。

跑步也是最枯燥的运动,长跑能够变为乐趣,一定是因为运动的空间足够广阔,令人舒适、愉悦。譬如,长跑的同时还能感受沿途风景,人群能够结伴,跑步的同时还能相互交流与激励。惟其如此,城市马拉松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够接触、熟悉甚至爱上这项运动。这届“汉马”报名人数超过13万,而这些报名的人,又只是跑步爱好者庞大基数的“冰山一角”。这个数字足够说明,中国成为长跑大国,武汉成为长跑大军的热门选择;长跑运动正进入日常,融入生活,这是国家发展、城市进步的直接体现。

跑步是拼搏、乐观的运动,跑步的人是精神抖擞的。长跑的时候,人会将精神最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功的城市马拉松,使得城市犹如海纳百川,追求超越的人们在此相聚,积极强盛的精神汇为洪流,蔚为壮观;成功的城市马拉松,让个人的跑,日常的跑,成为比赛的跑,集体的跑,奋斗的跑,为共同目标追逐竞跑,人们彼此相互打气,分享心得,奋斗昂扬的情绪同频共振。精心打造的城市马拉松,让“跑步”这个看似纯粹的身体运动,融入城市精神之中。

这一切的体现,其实就是长跑对美好生活的诠释。人们打造完美的身躯,让精神状态得到最好的调试,就是积极生活的体现。人们也往往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赋予某个集中的时刻或者行动,例如比赛、仪式,犹如“立此存照”,成为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长跑在日常可以进行,但加入城市马拉松,有的是为了拿成绩,寻求自我证明或者集体认同。那么多人长途跋涉参加“汉马”,为的是什么?一定是抱着美好的想法,尝试更多、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当“汉马”让武汉改变容颜,城市放慢节奏,车水马龙的街道变成了赛场,沿着美丽的长江、东湖组织成了最美丽的武汉赛道,这个时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化作坚实的步伐,奔走在武汉这片热土。数万奔跑的人群,在这座城市展现矫健的身姿,欢笑、兴奋、呼喊,共同营造欢乐的海洋,展现当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难忘一幕。

“汉马”体现武汉美好日常

本报评论员高翔

据统计,今年汉马13万多人报名,一签难求。汉马背后,更是庞大的基数。在公园、在江滩、在绿道随处可见的跑者,直观地告诉我们,武汉健身休闲的场所是多么密集,武汉全民健身的氛围是多么浓厚。

生活在武汉,平时获取跑步的资源十分便捷容易。汉马这一天所呈现出的美好,只是我们生活的日常。

清晨,数万名跑友、工作人员、志愿者从城市的各个部位涌向汉口江滩。完赛之后,数万人又瞬间从终点散往四面八方。不要惊讶于武汉公共交通的运载和疏导能力,这只是我们生活的日常。

奔跑于“最美马拉松赛道”,不要惊讶于这美得令人窒息的如画景致,这只是我们生活的日常,我们就住在这画中。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不要惊讶于空气质量怎么也如此的高了。经历过建设的阵痛和严格的环境治理,2017年武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55天,蓝天白云也只是我们生活的日常。

曲终人散,不要惊讶于我们优质高效的环境整理和交通修复能力,这同样也只是我们生活的日常。

4月15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全城都瞩目于城市中心地带举行的一场刚刚晋级为全国金牌赛事的马拉松。这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除了汉马,我们还有赛马、水马、天马、铁马,还有武网,还有渡江节,还有军体会,当体育的盛会、节日的狂欢来得密集之后,这些特殊的日子,只是我们生活的日常。

城市也可以是“诗和远方”

本报评论员杨于泽

“汉马”问世以来,武汉已经成了很多人的“诗和远方”。在春天的四月,人们自五湖四海会聚到江城,参加一次盛会,展示生命的活力。

这不足为奇,武汉近几年已经变得越来越有诗意,可以供人们“诗意地栖居”。在高楼大厦崛起之际,城市绿地在持续扩大,东湖绿道从梨园广场、放鹰台、武大一直延伸到靠近严西湖之滨。在这里,可以赏花、踏青、远足、骑行,观大湖落日,观云卷云舒,正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偕家人,或呼三五友朋,作竟日之游,实是快事。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过去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则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城市建设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城市必须是宜居城市,城市要成为人们的“诗和远方”。

这几年,武汉的城市建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过去我们老是说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但如何建设东湖?一直以来我们的思路不清晰。但现在把东湖明确为武汉的“城市绿心”,不管将来如何建,先把绿道修起来,让人民群众先把东湖利用起来。

办“汉马”本身也是城市的神来之笔,体现了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应。城市不只是工作场所、商业设施,如果人们总是趁着有闲逃离一座城市,那就意味着城市仅仅是人们的一个牢笼。让人们在这里跑动起来、舞动起来,不仅是一座城市活力的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人们来武汉不仅可以成就事业,而且可以体验“诗和远方”,这就是武汉的魅力所在。

赛道上所有人都是战友

本报评论员杨京

跑步能带给你什么?让你更强壮、更健康、更自律……追根溯源,它让你更快乐。

人体内有一种名叫内啡肽的激素,被称为“快乐激素”,据说是愉悦感的来源。科学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运动会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从而产生一种源自本能、无关功利的欣快感。

我没有参与过马拉松运动,也不能算是跑步爱好者。但作为体育爱好者,我依然能够理解跑友们的狂热:运动后不仅仅是疲劳,随之而来的快乐和愉悦更令人难以抗拒。

围棋领域有句颇有哲思的话:下棋不苦,想赢才苦。这句话在很多运动中都成立,而作为体育项目中的“基本款”,跑步的乐趣却显得更为单纯。

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马拉松无关常规意义上的竞争和胜负。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这似乎不符合争胜的常理,细想起来却又如此和谐。

马拉松赛场上,少见的是其他项目中的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连“对手”的形象都十分模糊。赛道上的所有人似乎都是战友,相互鼓励打气的场面才是主流。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绝不在于对手多么强大,仅仅是天气、距离、疲惫……归根到底,是每一个人的自我。

不信你去问问任何一个马拉松爱好者,他们所津津乐道引以为自豪的,从来不是跑赢了多少人,而是创造出了又一个“PB(个人最好成绩)”。

常常有人把人生比作长跑。或许,这个比喻的精妙之处正在于,人生的价值、努力奋斗的价值,并不体现为想尽办法试图抛下甩开齐头并进者,而是超越和战胜你自己,最终成就一个更好的自我。

跑一场汉马是人生“小目标”

本报评论员华智超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把跑一场马拉松比赛当作一个人生小目标。

回过头来看,马拉松比赛的发展过程,见证了时代的演变。在农耕时代,长跑往往体现为长途奔袭,是战争或者生存所需。随着现代体育事业的普及,长跑作为职业运动、平民运动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长跑变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跑步运动在普及,跑步的诉求也正在变得“高端”。我有一个朋友,恰好是一个深度跑友。几年前,他的跑步装备只是一双普普通通的运动鞋;而现在他的装备大大升级:专业的跑鞋替代了普通的运动鞋,专门的运动手表可以记录跑步的心率、配速和姿势。可以看到,跑友们无不希望跑步体验能越来越好。

改善跑步体验,离不开外部条件的赋能。武汉这座城市,正在用日新月异的发展,来回应跑友们的美好愿望。2016年以前,武汉还没有马拉松比赛,武汉伢们想跑马拉松,要到其他城市去参赛;现在武汉不仅有了马拉松比赛,还独具一格,魅力值逐年递增,武汉伢摇身变成让人羡慕的东道主,接待慕名而来的全世界的跑友。

如果留心观察武汉马拉松的赛道,就会发现沿途风景一年比一年美丽,今年东湖绿道二期又将成为一抹新的靓丽色彩。相信未来武汉会打造更美好的沿途风景,为跑友提供更愉悦的跑步体验,这就是城市发展的初心。

奔跑出青春、热情与活力

本报评论员李尔静

春意盎然之中,“汉马”又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美好景色。挥汗如雨的奔跑者们释放自己的热情,每一步的前进,都印证着自己的活力;千万人的共进,汇聚城市的活力。

一年一次“汉马”,一年不一样的武汉,现代美丽宜居的大武汉,不断刷新外界朋友们的印象。春日里的群花争艳摇曳着浪漫气息,五彩缤纷的交汇,记录着武汉的诗情画意。

这些美好也可以在“汉马”的线路中领略一二:踏过龟山路,遥看黄鹤楼,长江大桥勾连起城市的历史记忆。途经珞珈山,领略磨山景,东湖绿道点亮了城市的当代生机。奔跑江滩边,穿越临江道,领略长江主轴的大气。这样的大武汉,因自然与人文的交汇而魅力四射,因历史与未来的融通而希望无穷。

马拉松是一项承载着热血与坚持的运动,每一场奔跑都需要信心、耐心与恒心的支撑。跑马拉松就像追梦,奋斗是奔跑者的主旋律。因为有目标,所以一路前进,因为有同伴,所以信念坚定。今天,让我们将马拉松当作梦想一样去拼搏奋进,怀着一颗奋斗的心,在美好的时代成就自己,同时,也为美好的时代助力添彩。奔跑吧,武汉。

【编辑 李尔静】


(作者:肖畅 杨于泽 高翔 李尔静 杨京 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