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十九大精神怎样做到“精准“

郭关玉 严世雄

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必须精准,让干部群众都能听懂、能领会、可落实。

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对象,既包括国内人民,也包括他国民众。既有青少年,也有中老年;既有干部、学生,也有工人、农民、军人、商人和自由职业者;既有共产党员,也有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既有博士、硕士,也有高中生、中小学生甚至文盲。因此,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就必须进行精准宣讲,即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宣讲。

精准宣讲十九大精神,不能搞一刀切、运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而是必须正视宣讲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精准设定宣讲目标、精准挑选宣讲内容、精准选用宣讲方法,使宣讲真正入宣讲对象之脑、之心、之行。

宣讲者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精准领会十九大精神,是精准宣讲的前提和基础。宣讲者在宣讲之前,必须做到精准掌握十九大精神,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何为“精”、又何为“准”呢?所谓精,就是宣讲者不仅要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十九大精神,而且要从微观上熟谙十九大精神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要熟知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内容,而且要弄通十九大精神的学理基础和落实着力点;不仅要熟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还要熟知十九大对各个行业的要求和规划。

所谓“准”,就是要原汁原味地掌握十九大精神,不能走形,不能变样,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对十九大精神进行解读。十九大报告是党团结和领导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其理解和宣讲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否则宣讲差之毫厘,行动就可能谬以千里。

抓住宣讲对象的迫切需求

精准认知宣讲对象,精准挑选宣讲内容。十九大精神的宣讲效果,与宣讲对象的接受主体意识、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密切相关。宣讲对象对宣讲的拥护程度和积极程度,与其对十九大精神的需求程度成正比。

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动力。故宣讲者在进行宣讲之前,必须精准把握宣讲对象的需求,特别是迫切需求,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宣讲,做到宣讲者和宣讲对象“两头热”,而不是宣讲者自说自话,宣讲对象毫无反应。

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十九大精神宣讲也是如此。因此,宣讲者还必须对宣讲对象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做到精准认知,根据宣讲对象实际,精准安排宣讲内容,而不能照本宣科。

精准设定宣讲目标

精准确定宣讲目标。十九大精神宣讲对象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决定了宣讲目标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而,十九大精神的宣讲目标,不能整齐划一,而是必须紧密结合宣讲对象的需求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精准制定。

比如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党员、全体新闻工作者和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十九大精神贯彻的领导者和进一步传播者,且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接受能力。故对其宣讲目标应定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全面熟练掌握。

比如普通民众是十九大精神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具体执行者,对其制定的宣讲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晓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增强“四个自信”,二是明了党和国家对其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思路,使他们明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比如对于国外民众,宣讲目标则应设定为让其知晓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减小他们对中国的戒备心理和误判。

(作者均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祝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