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偏远湖区贫困村下足“绣花”功夫 这支扶贫工作队做实精准帮扶

        “村里有了近3000亩的虾蟹轮养基地等致富增收产业;全村3个村民小组都通了路灯;村里还建起了500平方米的‘洪河广场’;像城里的社区一样,村里主要路段和出入口都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抗旱泵站建了起来,灌溉沟渠也都进行了疏挖硬化;村里1.5公里的水泥主干路也拓宽了一倍,路边的绿化很快也会起来;我们贫困户更是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12月9日,蔡甸区消泗乡洪河村昔日贫困户吴明杰、曹士厚等异口同声地感叹:5年多来,武汉市民防办、武汉公交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确实是带着真感情,为他们村和村民做了不少大好事、实在事。“可以说,村里这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村村民都有了稳定增收,“这些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和记在心里的,真的要由衷感谢党、感谢政府!”

        消泗乡是革命老区也是偏远湖区,与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湘口街接壤。洪河村有人口113户487人,贫困人口13户41人。2015年10月启动精准扶贫之前,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较多,村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落后,村集体收入也十分单薄。

        坚持不断增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武汉市民防办、武汉公交集团两家单位一直都是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刻在心上、担在肩上、抓在手上”。5年多来,两家单位抽调得力干将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坚守在洪河村精准扶贫攻坚最前线。这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紧扣目标,凝心聚力,突出精准,奋勇攻坚,扎实推进了洪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洪河村的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由此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2017年底,洪河村实现整村脱贫,全村1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销号。


        蔡甸区消泗乡洪河村的村湾主干道正在进行拓宽施工。散一川 摄

        蔡甸区消泗乡洪河村的虾蟹轮养基地。散一川 摄

流转2998亩土地建起水产养殖基地

村民每年都有了稳定收入

        “这里以前都是村民的田地,部分村民种植有棉花、玉米等农作物,每年有收入但并不稳定,不少田地还是撂荒地,现在这里成了全村村民每年的固定收入来源点。”12月9日,站在洪河村的虾蟹轮养基地旁,洪河村村支书曹士学振奋不已。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永久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增收致富的必经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收入保障,扶贫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洪河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市民防办干部刘经纬说。

        2016年11月,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全力帮助和协调下,洪河村成功引进了一家水产公司,整体流转了村民土地2998亩,建成虾蟹轮养基地,并优先吸收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洪河村村民在基地打工。基地给予村民的土地流转收入,按每3年调增一次的模式进行。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洪河村村民,不仅每年都有了至少数千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还可以实现在家门口的打工增收。

        “2017年到2019年,我家流转的7亩田地每年都有7000元的流转收入。今年起的3年里,每年的流转收入增加至7350元。”47岁的曹士厚说,此前,他自己因病干不了重活,一家人生活较困难。2017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联系下,他和妻子到距离消泗乡不远的武汉经开区(汉南区)纱帽街的企业打工,夫妻俩目前每月工资收入共计有五六千元。“目前读大学的儿子,每个学期也都享受有国家的助学补助。”曹士厚说,这几年来,他们家的日子真的是越过越有奔头。

        不仅是建起了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在洪河村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全力谋划下,2016年,村集体的216亩废弃鱼池进行了水、电、路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全面提档升级、改造,并在当年成功对外流转。2017年,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以及自筹扶贫资金的投入,驻村扶贫工作队将村集体原有的200平方米的废弃粮库改造成了一座冷库,有效解决了村里蔬菜基地的蔬菜、虾蟹轮养基地的水产品等的冷冻、保鲜问题。

        “可以说,驻村扶贫工作队确实坚持做到了精准盘活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下足了绣花功夫,做实了精准文章,让我们村和村里的贫困户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曹士学说。据悉,包括鱼池和冷库的对外出租等在内,2020年,洪河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了24.68万元。

        驻洪河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在村里的蔬菜基地帮着搬运蔬菜。

        武汉公交集团四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行实地调研洪河村蔬菜基地。鲁娟 摄

村民再不用摸黑出门

“村里有了视频监控覆盖”

        洪河村村民的房屋都是沿着通顺河河堤一字排开而建,村民房屋前是一条全长1.5公里的水泥路,这条水泥路也是村湾的主干道。此前,这条水泥路宽约3米。12月9日,在该村的实地探访中发现,这条水泥路正在进行紧张的拓宽施工。围观施工的村民王体健、周凤琴等竖起大拇指盛情点赞:“这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真心在我们村、为我们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啊,真的很感激驻村扶贫工作队!”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公交集团四公司党工部副部长马作兵介绍,村里这条水泥路平均拓宽了约4米,本月内可完成全部的拓宽施工任务。“接下来,我们还会紧锣密鼓对这条路进行绿化施工。”

        不仅仅是村湾道路正在变宽变美,眼下,洪河村全村3个村民小组都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路灯总计72盏。“现在晚上湾里都是通亮,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摸黑出门了。”村民甘师洪感叹。据悉,每一盏灯的安装位置,都是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村里的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等,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确定的。

        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在洪河村启动了视频监控安装工程,在村里主要路段和出入口,总计安装了16个视频监控探头。“村里都有了视频监控覆盖,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曹士厚说,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这一惠民帮扶,让村民们都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

        而为切实提高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给村民提供一个集中的文化健身场所,2018年,驻村扶贫工作队筹划并新建了一个面积有500平方米的“洪河广场”。“洪河广场”上下两层,地面一层上设有乒乓球台、座椅等,地下一层是车库,可供村民免费停放、摆放农用车辆、机具等。“天气晴好时,村民们都喜欢到广场上来一起下下象棋、打打乒乓球、跳跳舞、聊聊天。”马作兵说。

        着力改善和提升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助力了洪河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灾后重建与提档升级;帮着修建了一座高标准设计的抗旱泵站;参与了对村里的灌溉沟渠的扩洗疏挖和硬化,以及蔬菜基地的田间道路硬化等。

武汉公交扶贫干部马作兵——

他是贫困户的贴心人

        驻洪河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马作兵(右一)等和村民们在一起。

        洪河村村民曹士恒拉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马作兵(右)的手攀谈。 

        “这些年,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马作兵伯伯,一直都是对我们家和我关爱有加。2017年我考上大学后,他总会打电话给我,关切询问我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总是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他还到我家看望我的爷爷。真的很感谢马作兵伯伯,他就是我心中的一位亲人……”12月9日,正在广州的一家央企见习的洪河村22岁村民吴明杰说。吴明杰今年6月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毕业。10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随后不久奶奶去世、妈妈离家出走。此前多年,他一直与爷爷吴正华相依为命。今年2月,吴正华也因病去世。

        “马作兵确实是位好同志,对我们贫困户的求助,总是第一时间热情回应和相助。他是我们村民都认可和喜欢的扶贫好干部!”村民张业同说,今年9月,他因心脏病住院,事后在办理出院手续时遇到一点“小问题”。“我当时就打电话给了马作兵,他在电话里十分耐心地告诉我该怎么后续处理等。”张业同说,后来出院回家后,马作兵还专程带着水果、牛奶等上门看望了他。

        今年5月,曹士厚在工厂上班时,右手小指不慎被机器切断。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作兵当即辗转联系了一位律师,积极帮助曹士厚进行工伤鉴定等。

        “类似这样为贫困户精准排忧解难的事情还有很多。通过解决贫困户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我们拉近了与贫困户的心理距离,贫困户也都把我们当成了他们的贴心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湖北省劳动模范、公交集团经开公司车队长颜胜武说。

        “马部长,好啊!”近日在洪河村的两次走访中,也注意到一个细节,村民们一看到马作兵,都显得十分热情而亲切。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既然身处脱贫攻坚一线,村民们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贫困户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今年50岁的马作兵说:“出水才见两腿泥。参与驻村精准扶贫工作4年来,我一直都是要求自己做到用心用情、用功用力,要求自己始终与村民们、贫困户们打成一片。”驻村精准扶贫工作辛苦不言而喻,但马作兵说,他和他的同事们一直都有着一股强大的“精神指引”——“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斗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驻村工作期间,马作兵一直都是坚持隔三岔五就到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家中坐一坐、看一看、聊一聊。“小马很有心也暖心,经常到我家里嘘寒问暖,也跟我宣传精准扶贫的各种好政策,一直鼓励我和家人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我们从来都没有把他当外人,经常喊他一起下象棋。”71岁的贫困户曹士恒说。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帮助下,截至目前,洪河村的13户贫困户中,有6户都是出外到武汉经开区(汉南区)纱帽街打工。13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脱贫前的24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约9000元。

        面对年初的疫情,3月23日,包括马作兵在内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人员都是全员到村到岗,积极参与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今夏防汛时,马作兵等都是坚守在防汛一线两个多月。“肯担当、扛重活、打硬仗,以马作兵为代表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人员,确实要给个赞!”消泗乡相关负责人说。

        策划:倪望明

        撰文:王刚  苏丹丹  鲁娟  罗浩峰  林莹  鞠青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