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信联李建林:打造通信与传统商业整合第一平台

为了接待重要客户,他当天中午飞回武汉,晚上谈妥业务后,又飞回北京继续学习。“事业需要理论知识做支撑,这种工作状态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位笑起来颇像演员徐峥的襄阳汉子,身体里却有着无穷的创新基因。他叫李建林,在大学时代就成为创业明星,参加工作后,经历了一系列锻炼,将自己一手创办的通信公司带入了资本市场,正在进行着跨越式发展。

近日,长江日报联合湖北省上市办开辟的《新三板荆楚行•企业价值再发现》新闻专栏,走进总部位于汉街总部国际的武汉中移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7697),董事长李建林向本报讲述了他带领中移信联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大学换“思想” 成校园创业明星

很多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读大学时,李建林就确立了创业的目标,要换一种活法。1998年,复读一年后的李建林,考入了湖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虽然与他的梦想北大有一定差距,但他觉得“在大学里不能过的太遗憾”。

通过不断阅读书籍、杂志,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拓开了眼界。“看书了解到很多成功的案例和方法,还学到社会的货币是怎么流动的,我就想验证一下。”李建林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报纸投递员要他帮忙投递报纸——李建林负责投递他所住的那栋宿舍楼,回报是他可以免费看报。

就这样,一来二去,报纸投递员与李建林也熟悉了,便要求李建林兼职做学校一部分的报纸投递工作,还每月给李建林一点钱。敏锐的李建林嗅到了商机,经过思考,他迅速将这一模式在各个学校进行复制,逐步形成了一个跨校园的报刊直投站。李建林也成为武汉高校报刊发行站创始人兼第一任站长。

乘着国家号召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东风,之后,他进一步扩大创业规模,创办了湖北大学勤工助学创业工作站,报刊、家教、电器维修等多个项目同时开展,而且发展的都很好,这也让李建林成为了高校圈的创业明星,并获得省市媒体关注和报道。“那时,项目团队加起来有几百人,这些创业项目很好的锻炼了我,让我积累了很多管理、运营的经验。”李建林告诉记者,快毕业时,他把项目都转让出去了,手头上大约积累了几万元资金,“当时就考虑是创业还是找工作。”

李建林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先就业再创业。李建林告诉记者,那时他已经规划好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前3至5年到2、3家大型企业工作积累经验,然后再择机创业。

三段职业生涯 筑牢创业基础

通过投递简历,李建林获得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在武汉一家医疗电气公司工作。当时这家公司规模比较小,但既来之则安之,李建林安下心来认真工作。不久后,李建林被公司派往郑州做首席代表,由于出色的营销能力,当年李建林的业绩在全国排第2名。

不过,李建林很快发现,这家公司那时并没有学习和培训的提升系统。“我当时就想找一个学习成长的地方,还是要去大型企业工作。”李建林考虑成熟后,再次投递简历,获得了TCL集团工业电气事业部的一个岗位。虽然这个岗位没有之前的职级高,但李建林认为工作的核心是选择公司,而职位是次要的。

2004年4月,李建林回到武汉,很快进入到TCL的工作节奏里。不过,李建林再度创下惊人业绩,入职第一个月就完了单个项目近百万的订单,这一销售奇才也获得了TCL武汉公司高层的认可。入职第二个月,李建林升任TCL武汉办副经理。“在TCL的工作,积累了优秀的管理和运营经验,也让我对电器行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006年12月,李建林再度跳槽,进入海尔集团工作,任职海尔商流文教系统总监,专门负责文教行业的电器销售,由于过硬的销售能力,很快李建林升任湖北公司行业总监。“因为最初就制定了创业的目标,所以这些工作积累非常有意义,让我学到了很多管理和公司整体架构和运营的经验。”

特别是2007年,李建林获得了参加赢在中国的比赛资格,这一比赛也得到了海尔领导的强烈支持。经过一轮海选,李建林用自己大学时代连锁项目升级后的创业方案,获得了全国前1080名选手的复赛资格。“那时,我经常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学习交流。”李建林回忆说,有身家一个亿的人在创业,有刚毕业的学生在创业,还有很多追逐不同梦想的人在创业,这让他感触非常深,“原来创业是条不归路,我还是在海尔好好干。”

比赛完后,李建林回归工作岗位努力工作。海尔集团一直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当时海尔向所有员工推荐了一本书《世界是平的》,号召集团中高层认真学习。李建林学习这本书后,逐渐知道了实体经营、外包业务、离岸经营以及互联网等运作方式,进一步打开眼界,拓展思路。

事实上,李建林的职业生涯,为他创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在等着他。

创办中移信联 亏钱“烧出”核心团队

李建林告诉记者,很庆幸,他在2007、2008年时,经历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市场革命,那时家电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并产生裂变,诞生了国美、苏宁等大型平台型公司。

那时,李建林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通信行业企业。那时,中国通信行业也经历了重组,新移动、新联通、新电信诞生,“我将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家电行业对照,还与《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里讲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对照,预判通信行业产业链也会又一次裂变。”

当时,李建林的夫人林玲在中国移动武汉公司工作。一次偶然机会,林玲回家提到移动公司要把一部分发展高端客户的业务交给代理商做。李建林再次嗅到了商机。他随即规划,要夫人先辞职创业,接手这项业务。

2008年,林玲放弃了即将转成正式工的机会,辞职创立中移信联。“我当时在职,还可以帮助公司经营发展。”李建林告诉记者,但那时经营一直在亏钱,但一群人干劲却非常大。“因为我们知道未来在哪里,所以短期内亏钱也没有太担心。”

两年后,中移信联发展高端客户业绩排武汉市第一,虽然没赚钱,但两年的发展打磨出了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高管和核心员工。”也是那年,李建林因为要被调取海尔总部青岛工作,而选择辞职回家一条心与夫人一起创业。

事实上,也正如李建林预计的,到了2010年,通信行业的风口来了。一方面,3G开始正式对外推出,另一方面,通信行业平台公司出现,迪信通当时要进入武汉市场,经过与迪信通的招投标竞争,中移信联获得了移动公司武汉两家营业厅的代理运营权。更重要的是,当年智能手机也正是诞生,这将通信行业推上了一段全新的发展历程。

风口来了,团队也有了,中移信联迎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机。2011年到2014年,中移信联依托3G时代高速发展。而且通信行业平台公司越来越多,这也与李建林预测的一模一样。那时,中移信联已经在湖北省站稳根基。

随后,邻省的河南、江西两个省的移动公司来武汉考察中移信联的商业模式,并随即引入新乡和新余,很快激活了这两个市场。这两个城市的成功,让中移信联开始复制这一模式,很快获得了河南和江西两个省移动市场的很大份额。这也让中移信联成为市场上跨区范围最大的代理商。

“那时印象很深,海尔一年总营收1220亿元,而中国移动净利润1128亿元,业绩的巨大悬殊,让我认定了通信行业。”李建林告诉记者,那时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总营收加起来高达1.3万亿元,如果中移信联能切到蛋糕的百分之一就能成为一家500强企业。李建林对中移信联的成长更具信心。

借力资本市场 打造“通信+”商业整合平台

到了2014年,已经是李建林创业第六个年头。按照创业时的规划,李建林说:“2008年开始,第一个5年,要把公司做出一定规模,形成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第二个5年,要将公司做上市,进入资本市场;第三个5年,让公司成为中国500强或世界500强企业。”

特别是2014年,中移信联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李建林开始了解关于资本运作、股权治理方面运作。随后,他选择到深圳的一家机构对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进行持续学习。

“那时企业上市很难,门槛相对有点高,中移信联短期内还达不到标准。”李建林告诉记者,但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那时新三板市场正式对企业开放,这让中移信联迎来了好机遇。那时,在详细了解新三板的功能后,李建林马上拍板做新三板,一定要让公司快速进入资本市场。

不过,挂牌新三板之路有点坎坷:首先是中介机构不作为,又遭遇主办券商不道德的单方面解约,这使得中移信联挂牌时间表完全打乱,这也给李建林带来较大的“打击”。

但金子总会发光,在东北证券的帮助和辅导下,中移信联很快完成了挂牌新三板的相关工作,并顺利向股转系统递交了材料。

今年6月13日,中移信联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这也实现了李建林规划中的第二个5年计划。

“挂牌新三板只是新历程的开始,中移信联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得快速发展。”李建林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通过“线上扩展、线下夯实”两条路并行,积极实施大发展战略,实现百家分公司与千店联盟的线下网点布局。这包括建立起公司自己的云系统及网络运营平台,继续开发加油站、银行、大型商超、物流企业等合作伙伴,扩大通信服务与传统商业资源整合范围,力争成为移动通信终端服务行业资源整合模式的业内领头羊企业。截至2015年10月,中移信联累积服务的用户已超过4500万人次。

李建林告诉记者,中移信联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在于中移信联开创性的独创了通信服务与传统商业资源的整合模式,不仅实现了运营商通信服务与通信终端数码产品销售的一站式供应,而且实现了通信服务与终端产品的一体式组合销售。公司还于2014年成立了中移信联商学院,为公司培养并输送各类人才。这些创新经营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真正释放中移信联的成长潜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