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拘留所放美妆杂志,23年零事故获公安部集体一等功

民警在教学员学习茶道。记者史伟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2日讯 近日,武汉市第一拘留所获公安部签发的“集体一等功”,这是湖北省监管战线近5年来首个获得集体一等功荣誉的单位。

称被拘人员为学员,放置时尚美妆杂志,为患病学员擦洗护理,为离家学员找回家人……22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这所全省唯一的女子拘留所,成立23年零事故,冰冷的数据背后,是这个集体给被拘留人员带来转变的温暖初心。

称被拘人员为学员

这所“特殊学校”实现23年零事故

民警在教学员学习编织。记者史伟 摄

22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武汉市第一拘留所学员楼,楼内宽敞明亮,学习区、活动区、生活区划分规范,井井有条。学习区内阅览室的书架上,放满各种书籍、杂志,除了名人传记、文学名著等书籍外,还有不少时尚美妆类杂志。

“这里是一所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特殊学校’。”所长张俊娟向记者介绍,该所是湖北省唯一的女子拘留所,被拘留的多为因吸毒、赌博等受到行政处罚的女性。在这里,民警九成以上是女性,收拘人员都被称作“学员”,为照顾女性学员们的喜好,特意摆放了上述杂志。此外,该所还设置了“手工技能工作室”“塑身塑心工作室”,让学员们磨练心智、学习技能,更好融入社会。

时至今日,40多岁的万某回忆起在拘留所的那段时光,还直说民警们贴心、暖心。

2016年12月,万某因赌博被送进拘留所,没两天,她突发胸痛倒地昏迷。民警金奕纯和同事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抢救。躺在抢救床上,已失去意识的万某大小便失禁,金奕纯见护士忙碌,二话不说打来热水帮万某清洗。

万某清醒后得知此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出所后,她戒掉赌博恶习,还常与金奕纯分享生活点滴。

成立23年至今,该所实现零事故,连续9年获得“全国一级拘留所”荣誉。


3年化解386起社会矛盾

分离10年的一家人在拘留所团圆

民警在教学员练习瑜伽。记者史伟 摄

去年7月,民警徐海英接待了一对来自外地的老夫妇。“我们来找女儿,她已经和我们失去联系10年了。”老夫妻说,女儿刘某初中时与他们吵架后离家出走,随后10余年一直没有音讯。苦寻女儿十余年,这对老夫妻甚至还上过某电视寻亲节目。

徐海英查询发现,二老的女儿刘某,确实在拘留所中。原来,刘某因卖淫被送进拘留所,被拘后,她一直不愿透露家人信息,警方将《被拘留人员家属通知书》寄往户籍所在地,老夫妻这才寻到她。

民警将这个消息告诉刘某,但刘某抵触情绪很强,断然拒绝了父母的视频见面要求。“为人父母不易,有一天,你也会走上正轨、拥有自己的家庭。一家人,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徐海英单独找到刘某谈心,细细讲述老夫妇多年苦寻的遭遇。

在临出所的前一天,刘某终于打开了心结。办离所手续的当天,刘某与父母痛哭着抱在一起回了家。

第一拘留所成立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对每个学员进行评估和跟进,从2015年至今已化解社会矛盾386起。(记者夏奕 通讯员杨槐柳 黄赤橙 严俊池)

【编辑:符樱】


(作者:夏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