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见习记者王雪钰 通讯员甘媛) 4月22日,风雨交加,洪山区第一小学楚才报小记者团“至成团”热情不减,他们如约探访新长江传媒大厦,积极参加楚才报“编读见面会”。
楚才报低段版编辑王爽姐姐与“至成团”一二年级的小记者们合影留念。王雪钰 摄
在参访长江日报报史馆,了解了长江日报记录的恢宏历史之后,小记者们直奔大厦附五楼楚才报“编读见面会”现场。
洪山区第一小学楚才报小记者团走进长江日报报史馆,聆听历史的回声。
“编读见面会”由楚才报运营总监覃宇红老师主持。“见面会”的高光时刻是来自洪山区第一小学楚才报小记者团的四位获得第38届楚才写作大会奖的选手登台分享自己的获奖作品和写作心得。其中有两位楚才一等奖获奖学生,他们是来自四(3)班的李思影和侯鹓仪;另外两位是楚才二等奖获奖学生,他们是来自三(2)班的王紫琪和王昕芮。
“至成团”第38届楚才写作大会四位获奖选手依次分享获奖作品和写作心得。王爽 摄
“我觉得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中心’,要抓住‘要害’来写......”当楚才报运营总监覃宇红老师问到其写作的诀窍时,三(2)班王紫琪同学这样说道。同班的王昕芮同学的作品《不会撒谎的兔子》童趣满满,在现场,王昕芮将获奖作品的故事诉说得有声有色,“小兔子通过’杠杆原理’将大灰狼从洞里救了出来,而当它发现获救后大灰狼恩将仇报,最后小兔子又开动脑筋,用智慧的方法将大灰狼骗回了洞里......”。
四(3)班李思影在写《颜色》时,通过描写爷爷送来的彩色生日礼物——蔬菜,记述了一件与颜色有关的生活故事。“要写颜色,不仅仅是写颜色,而是通过对爷爷性格、品格的描写写出了一个温暖的主题——爱。‘爱’让这篇作品变得更加深刻,有意义。”楚才报覃老师现场点评。“我把自己比作了一只小鸟,当我看到被污染的黑色河流时,内心无比难过,而当我看到通过人们的努力,山河恢复生机,大武汉获得‘新生’,山林还绿,河流变清,我欢呼雀跃......”
同班的侯鹓仪同学通过“颜色”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同样抓住了“颜色”的意义。获奖选手们的分享打动着现场的同学们,也鼓励了低年级的“种子”选手们向获奖同学学习。
一些同学代表在“编读见面会”上分享了自己阅读《楚才报》的趣事。来自三(4)班的张致远同学说:“我喜欢读《楚才报》,尤其是第38届楚才特等奖《我红,别叫我胡萝卜》的故事,它让我很受启发,写作时可以把植物写成童话,很有趣!”
洪山区第一小学三(4)班的张致远小记者发言。王爽 摄
还有二(7)班的甘子欧小朋友表示自己喜欢“科学实验版”,“我看到楚才报上的实验很有趣,有一次我看到气球碰到橘子汁会爆炸,我就在家里试了,但是没有成功......”甘子欧小朋友经常向楚才报投稿,其作品《玩的就是气场——自制“悬浮器”手工作品》曾登上《楚才报》“快手俱乐部”专栏。
洪山区第一小学二(7)班的甘子欧小记者发言。王爽 摄
“编读见面会”上,楚才报一二年级版编辑王爽姐姐带着大家一起做了“世界地球日”主题新闻分享。
洪山区第一小学的小记者们手工制作,玩转“活字印刷”。王爽 摄
洪山区第一小学楚才报小记者团玩转“活字印刷”,制作出精美作品并合影留念。王爽 摄
活动最后,小朋友们玩转手工“活字印刷”,每个小朋友都为自己制作了一份精美的活字印刷作品,为此行留下纪念。
【编辑:王一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