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文创+”产业融合提升城市品质

产业篇·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西北湖创新生态圈

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是城市精神之所在,更是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让“坚定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立了新的航标。

江汉区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是“江汉朝宗”的所在地,传承古老隽永的荆楚文化,吸纳外来文化,衍生码头文化,独树汉派文化,以绚丽多姿的文化风采向世人展示历史文明,张扬独特魅力。

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该区将其作为现代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和重要改革项目,坚持谋长远、挖潜力、引增量、抓创新、留人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融合,让城区更具品质、更具品位。


从“文化惠民工程”

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江汉区多个文化惠民品牌持续数十年。“迎春月”“武汉之夏”“金桥书评”和周末文化观景台等活动,让百姓喜闻乐见。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营造浓厚氛围,为文化产业发展夯实根基,构建群众基础。该区逐步形成具有江汉特色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传统文化品牌活动常年坚持不辍;“江汉百姓人文论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免费艺术培训班群众覆盖率达100%;开辟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展览中心、非遗展示中心、大众演艺中心、教学培训中心和音像制作中心;扶持社会团队,搭建“区域文化联动”展演平台;汉口文体中心修缮升级;金桥书吧拓展全民阅读新阵地……群众文化事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之势。


从“传统文化集聚地”

到构筑“现代文化产业高地”


昔日的江汉,街头巷尾民俗荟萃,老字号品牌蜚声全国,老手工艺人技艺精湛……文脉与商脉融合发展,带来独特的文化产业底蕴。

如今,该区启动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研究,起草了《江汉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了《积极构建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

该区文化创意企业招商发力,主办“2017湖北珠宝文化节”“CBD国际雕塑季城市高峰论坛”,聚焦中山大道商业业态调整,为武汉工艺大楼和华为体验店宣传造势,给产业的集聚发展添砖助力。


从“历史文化街区”

到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绝佳的自然资源禀赋,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

江汉辖区内,武汉图书馆、武汉博物馆、武汉杂技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广电中心等文化单位集聚,是武汉乃至华中新闻传媒和文化信息的“枢纽站”。

该区统筹谋划,在辖区亮点片区打造文化创意“+科技”“+旅游”“+商贸”“+金融”等产业融合的五大“城市文化地标”:

龙王庙沿江景观片,挖掘旅游景观价值,打造汉版“城隍庙”;

老里弄特色街区,在花楼水塔片历史建筑和楼堂里深挖“汉口故事”,打造汉版“田子坊”;

西北湖创新生态片区,将商业氛围、文化氛围与自然风光融合,打造集产业发展、文化沙龙、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

CBD现代文化中心,即依托武汉中央商务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建造现代化的文化中心;

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江汉经济开发区内红T时尚创意街区和圈外创意产业园,发展时尚、游戏、影视、设计等文创产业。


从“文化人才荟萃”

到聚力“留住创新人才”


江汉辖区内文化人才荟萃,仅2017年就新增传统手工拼布、青铜打击乐器复制技艺、张氏传统中医驻颜术3个非遗项目。目前该区拥有各类非遗项目18个,代表性传承人35名。

该区将文化遗产作为“历久弥新”的文化产业,把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带动人才创造全新的文化产品。

用好传统人才的同时,该区加强校企对接,为产业引进创新人才。该区组织“大学生看江汉”系列活动;举办“梦留江城”创业大讲堂;为大学生“定制租赁”房;推动武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重点大学与文化企业的人才对接……让人才在江汉施展所长。

策划:江汉区委宣传部

撰文:刘元聪 朱素芳

(作者:刘元聪 朱素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