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戴红兵 通讯员胡喜珍 于海涛)2日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公布,武汉市首个生物多样性调查即府河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完成,调查成果填补了我市多项生物多样性数据空白。武汉市目前有大小各类自然保护地近30个,为什么选择府河湿地作为武汉首个生物多样性调查对象?3日,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沙茜作了解答。
项目组成员在府河观鸟。陈怡 摄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作为城市之肺,其生态环境状况是维护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其生态价值也已成为全市自然资产的重点大户。百湖之市的武汉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湿地面积率达到18%,位于全国前列。
府河豆雁。陈怡 摄
“之所以选择府河湿地,就是看中府河湿地有“武汉后花园”特殊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府河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属季节性洪泛浅水湿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功能生境,丰富的水生、湿生植物群落构建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野生动物生存繁衍所需的极佳栖息地、候鸟迁徙的重要区域和停歇地。
同时,府河湿地作为武汉的后花园,发挥着诸如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维持武汉城市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长期以来,府河湿地鸟类受关注较多,对府河湿地鸟类进行了长期的监测,但对于整个湿地植物资源、水生生物资源的研究较少。因此选择在府河湿地进行武汉市首次生物多样性调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