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个人1集体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日讯(记者胡雪璇 通讯员余慧明)长江日报记者1日从团市委获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30名青年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0 个青年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水面部副主任王硕威、中交二航局海南工程项目部分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生于1980年的王硕威,是即将海试的国产航母总体副总设计师,也是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一员。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毕业到参加工作十六年来,王硕威完整经历了海军第三代驱逐舰、我国两艘航母的研制过程。

2005年,年仅25岁的王硕威就参与了辽宁舰的研发工作,当时担任改建总体施工工作的是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第701研究所。王硕威带领团队从一张“白纸”开始,查阅数千份资料文件,经过几百次联调试验,历时近7年,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他曾回忆,团队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连续多天户外作业,也曾在高温、高湿、高盐的岛礁一次坚守就是数月,平时加班加点、彻夜不眠更是常态。此外,因为纪律要求和信号原因,有时几个月都不能和外界联系。

在刚刚过去的南海海上阅兵中,辽宁舰航母编队也接受了检阅。王硕威说,作为与蓝色国土相生相伴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中,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因为自己的信仰就是“科技创新、科研报国”。

海南工程是国家战略工程、民族工程。中交二航局海南工程项目部广大青年干部职工,直面极端恶劣环境,克服重重困难挑战,仅用3年时间,将沧海变桑田,孤礁变绿洲,打赢了远海施工大会战。

据介绍,工程建设最高峰曾投入管理力量450人,其中团员198名,35岁以下青年292人,占比65%,35岁以下党员171名。

这支青年生力军在筑礁建岛的伟大事业中,凝练了“战风斗浪,建功深蓝”的顽强拼搏精神,“每粒砂都是国土、每段堤都是长城”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的不怕牺牲精神,“把困难交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挑战不可能,敢为天下先”的敢于胜利精神,用青春和智慧彰显了国之重器的使命担当。

【编辑:叶子】

(作者:胡雪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