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教学进社区,带出一批优秀“女徒弟”

长江日报-长江网3月8日讯  五颜六色的面泥,经过几双巧手快速地捏、搓、揉、掀,10来分钟,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荷塘月色”便完成了。8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水塔街老甫社区,武汉非遗传承人高志和现场教学,10多名女性学员围成一圈,跟着老师有板有眼学习捏面人。

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记者陈俞 摄

当日,老甫社区开展“传承非遗文化 展现女性魅力”文化活动。虽天空飘着小雨,但大家兴致不减,赶来观看演出,参与非遗文化互动。

现场搭设非遗作品展示区,布艺堆绣、京剧脸谱、汉绣、剪纸……10多种精巧的展示作品,大部分都由女性学员自己创作。

非遗作品展示区展示学员作品。记者陈俞 摄

其中有一张关羽的脸谱画作,线条流畅、画作精美,出自居民胡美珍之手。去年社区开设非遗课,她报名参加,学会了画京剧脸谱、布艺堆绣、捏面人。“画京剧脸谱的时候,人物眼神要一笔勾勒,体现性格特点。”谈起学习心得,72岁的她神采奕奕,格外兴奋。

优秀学员展示非遗作品。记者陈俞 摄

66岁的彭银双也是学员之一,此次参展作品也有好几件是她创作的。一件布艺堆绣作品虽用材简单,但十分精巧。几种颜色的布剪裁、缝合,构成一个奔跑的小女孩形象。“之前每次上完课,我们都赖在那不走,非得把这些东西绣完,希望今年课程继续开。”她说。

优秀学员展示非遗作品。记者陈俞 摄

据了解,去年8月开始,水塔街引入非遗课堂项目,面向全街各社区开设武汉面塑、布艺堆绣、武汉剪纸等10项非遗手工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授课老师。40堂课,几乎每堂课爆满,参与学习的居民达数百人。

现场,街道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授予9名学员为“非遗在社区”优秀学员。

活动期间,还不停有学员过来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报名参加非遗课堂。水塔街文体站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4月份还将继续开设非遗课堂,所有居民都可以报名参加。

(记者陈俞 通讯员朱素芳 潘宇翔)

【编辑:戴容】

(作者:陈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