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生病趣味

文/指尖

小孩七八岁时,上房掏雀,入河捉鱼,无一不好。民间有“七岁八岁惹人嫌,惹得狗也不待见”的谚语,可见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是多么勇猛淘气啊。

村里男孩在一起玩耍,喜欢比试身手,谁的力气大,谁的胳膊粗,心血来潮,大冬天将棉衣脱掉,用皴得通红的手拍着瘦棱棱的胸脯,任寒风裹着雪粒往身上扑,却没有胆怯害怕的意思。一次众小孩聚集到泉边,一根扁担横放,众人开始比试,从窄不过三寸的椭圆形扁担上走过去。泉里的水不是很深,大约一人高,有一个脸色通红的顺利通过,下一个战战兢兢就掉到泉水里了。一群小孩七抓八扯将他从泉里拉上来,但他不敢回家,坐在太阳下打着喷嚏晒干湿透的衣服。晚上回去就病了。

人年纪小,只觉得生病不是什么大事,有好吃的有人陪,在家待几天就会好。所以大部分小孩有点盼着生病。

好在到了冬天,小孩容易生病,高烧、咳嗽、出疹子。药是大人问诊得来的,小孩喝了,烧就基本上退下来了,咳嗽也会减弱,大人们说,病被“震”到外面了。仿佛身体是件衣服,之前疹子出在里衬,通过咳嗽,它们一个个刺穿棉布,呈现到外表。外面疙疙瘩瘩,痒起来,恨不得抠破它。大人会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摩擦,一时小孩眼目紧闭,身体舒展。

平日里大人们会很忙碌,也不管你,你爱到哪儿疯就到哪儿疯。夏天小孩晚饭后也会跑到外面耍,耍到月明星稀也不想回家。冬天,一条温河将全村的小孩吸得牢牢的,扛上自制简易冰车,没有冰车的从家里扛把铁锹,到了结冰的河里,划着冰车听着耳边嗖嗖的风,仿佛要飞起来。铁锹需要两个人玩,一个蹲到铁锹上,一个拽着锹把转圈或者拉着跑,也是很惬意的。

一旦生病,家里的大人突然就闲下了,她会陪着小孩,纳鞋底或者补袜子。偶尔收拾柜子,那也是生病的小孩特别欢喜的事。从黑洞洞的柜子里面,将包袱一个个拿出来,摊在炕上,一时空气里氤氲着一股香味,是太阳被收藏后的香味。大人也允许你去翻那些叠得齐整的衣物,新布旧袄,手绢围巾。

我最喜欢祖母放首饰的小盒子,里面藏着许多银饰,耳环、发簪、还有圆滚滚的扣子。热炕上,那些被白纱布裹得紧紧的银饰,仿佛是祖母的宝藏,在期盼中渐渐呈现。当然,这时候,即便身体再难受,脸烧得通红,喉咙再嘶哑,或者被疹子搅扰,都是次要的了,我的眼里,只有这些形状奇特、暗哑的银子的光芒。

记得小时候生病时,惯常里一日三餐的粗面远我而去,替之而来的是家里人很少吃到的白面,不仅如此,年节里别人送来,家里人舍不得吃的动物饼干也要拿出来。饼干因为放置时间长,变得软沓沓的,祖母在我睡觉的时候,将饼干放到灶台上烤干,就上很少喝到的红糖水,听着窗外寒风肆意,又撒娇又嘟嘴的,或者在炕上转圈,看墙上那个忽大忽小的影子,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孩。

许多年后,说起我们的小时候,在城里长大的朋友亦与我有同感,觉得生病是记忆里最美好的事。他喝着麦乳精吃葱油饼干,那是世上最搭的食物,也是盼望生病的理由。它们仿佛光线朦胧的灯盏,照见一个人对童年的热爱和留恋。

指尖晋人,出版有《槛外梨花》等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