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现场推进会召开,湖北十个地市州来汉学种藕养鱼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1日讯 初夏时节,荷叶碧绿,荷花初开,5月30日,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江夏区人民政府和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暨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现场推进会在武汉江夏区举行。

襄阳市农科院等11个市州农科院、深度合作企业、专家大院的代表参会。会上,代表们交流了“五五”工程实施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现场观摩了江夏区金水街武当村莲藕种植与加工基地、梁子湖水产集团小龙虾鳜鱼生态轮养基地两个“五五”工程科技示范点。



现场推荐会上,与会人员参观莲藕新品种。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五五”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即在“十四五”期间,突破50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示范500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推广50项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50个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发展壮大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科技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目前,“五五”工程聚焦58项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其中种源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新品种、新产品84个。

大型基地实验新品种辐射全国

在江夏区武当村莲藕种植基地田头,展示桌上摆满了武汉市农科院水生蔬菜团队培育的最新品种。“这么早就有新藕了!”“这个藕带真长真白!”“茭白生吃也很甜!”代表们参观后发出阵阵惊叹。藕荷上方,伴随着嗡鸣声,无人机正在盘旋飞行,底座开始喷洒肥料。

该基地的依托企业——金水祺良公司基地面积7600亩,种植莲藕5000亩(其他水塘处于休耕养地阶段),目前种植了武汉市农科院几乎所有的莲藕新品种。

武当村的村民是来自丹江口水库的移民。刚搬到武当村时,村里没产业,村民没技术,村里便引进了金水祺良公司种植莲藕,可是没几年,就出现了品种和土地退化问题。公司求助武汉市农科院水生蔬菜研究团队,希望解决种植中的一系列问题,双方由此开始了深度合作。

“目前采挖的是‘五月早’,随后就是‘鄂莲10号’,早熟藕的地头批发价最高可以达到每斤10元。大家看到的藕带叫‘白玉簪’,长度可以达到成年男性的身高。”武汉市农科院水生蔬菜研究室钟兰博士向参会的各位代表介绍。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农科院水生蔬菜团队在金水祺良建了百亩科研基地,方便第一时间推广莲藕新品种。“金水祺良公司作为莲藕销售的龙头企业,莲藕销往世界各地,深度合作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武汉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前信说。

在“五五”工程现场推进会上,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植土所、畜牧所、果茶所以及武汉市农科院,分别与相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金龙公司、祺良公司、琦兰公司、百花园公司、碧桃居公司、梁子湖水产等6家企业获授牌,成为“五五”工程深度合作企业。



金龙公司等6家企业获授牌,成为“五五”工程深度合作企业。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小龙虾鳜鱼轮养推广提质增效

在“五五”工程的科技示范基地——江夏区梁子湖水产集团有限公司的精养鱼池旁,小龙虾的地笼正在起网打捞中。

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高级工程师李波介绍,这个示范基地面积3000亩,示范“池塘小龙虾-鳜生态轮养新模式”。1-6月养殖起产一季小龙虾(50天),7-12月养殖起产一季鳜鱼(100天)。每亩生产投入3000-3500元,可产出七钱以上大虾100余斤、产出鳜鱼200余斤、产出大规格鳙鱼200余斤及杂鱼。总的来说,每亩经济效益可达6000-8000元。目前,这种轮养模式在武汉市江夏区、东西湖区、蔡甸区开始示范推广,养殖面积达到万亩以上。

在“五五”工程现场推进会上,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我省“五五”工程聚焦农业主导产业科技需求,依托成果转化基地开展402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集成示范,示范推广面积913万亩。同时,“五五”工程围绕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高效的发展要求,推广优质高效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54项,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51个,示范推广面积170余万亩,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75亿元。(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通讯员金莉 杨文 王俊 刘友梅 周琦 谢焰锋)

【编辑:邹卓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