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501”创造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3日讯(记者周劼 通讯员顿小玲)6月2日,在江苏盐城东台市油菜“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观摩会现场,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专家现场测产,东台市盐碱地200亩连片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密度高达6万株/亩,机收实产达323.87公斤/亩,亩产油量约163.17公斤,比当地油菜平均单产增加59.5%,比当地油菜平均亩产油量增加82.7%,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种植油菜后土壤盐含量降至约1‰,只有周边冬闲区盐含量的50%左右。

测产现场。

据悉,我国目前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亿多亩,经过合理治理,这些以前的“荒地”可以变成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其中,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达1.85亿亩。采用耐盐耐密高产高油新品种和密植抗盐稳产新技术,“中油杂501”在盐碱地种植的成功为“以种适地”盐碱地治理和利用、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测产现场。

“中油杂501”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经10年攻关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曾在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屡创高产纪录,这次又在盐碱地刷出产量天花板,证实了油菜耐盐碱能力在大田作物中具有突出优势,且我国东北、西北、滨海、黄河中上游和黄淮海平原五大盐碱区与油菜适宜种植区气候条件一致,开发利用盐碱地扩种油菜是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增强我国油料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测产现场。

数据显示,“中油杂501”水培下耐盐碱能力高达6‰以上。而以“中油杂501”为核心的油菜“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克服了盐碱地出苗难、经济产量低、机械化难度大的关键问题,实现了盐碱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目标。

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专家估算,我国盐碱区若推广油菜生产面积一亿亩左右,将使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4个百分点。

【编辑:王戎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