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戒除手机瘾?老师:严控手机入校,家中按时发放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9日讯(记者杨幸慈 刘嘉)近日,长江日报刊登的《孩子“手机瘾”让家长身心俱疲》报道,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校内和家中都管理好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一些学校、家长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大部分中小学禁止手机入校园

为了让学生们“戒掉”手机,老师们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先锋中学初一(4)班班主任杜静霞,每天早上都会拿出一个布袋,请学生自己把手机放进去,统一交给她代为保管,放学时再发给学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家长在上、下学路上与学生取得联系,也能维持较好的课堂秩序。”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大部分中小学是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在太平洋高级中学,每天早上7时,4名值班教师都会手握金属探测器守在校门口,对到校学生进行检查,防止手机入校。民办学校也对使用手机有严格的规定。三牛中美中学严禁学生在校内使用各类个人电子设备,包括CD播放器、Ipod、MP3、手机、相机、智能手表等。一旦违规一律没收,学生拒绝上交将接受停课处罚。高中学生也只能中晚饭时间在食堂内或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使用。

武汉市二桥中学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不带手机入校,但每个班都设有一个手机管理箱,学生入校后需将手机放入箱内,统一管理。黄陂实验中学对学生使用手机采取“严格管控”,明令禁止校内不允许使用手机,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严格管控手机承诺书》,写明如学生的确需要使用手机,带进学校后统一交由班主任保管,使用时需要班主任监督。

将玩手机与学习时间打包

手机可以不进校门,但在家里如何管控呢?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中九(6)班的章志薇是个十足的学霸,她同样有让家长觉得“收不住缰绳”的时候。章爸爸说,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玩手机。有些需要通过网络完成的作业,一开始放心地把手机交给孩子,可没过多久发现她完成了作业就和同学聊天、玩游戏。说过多次也不管用,就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孩子很抵触,学习明显不用心了。他采取将玩手机的时间与学习时间打包的方式。布置一个3小时的学习任务,保质保量的提前完成,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玩手机。效果很明显,孩子为了争取更多的玩耍时间,自觉提高学习效率。“堵不如疏,家长需要做的不是禁止,而是帮孩子把握好度”。

最近,汉南区纱帽中学在家访时会对使用手机问题给出建议,和孩子约定,如果每晚在9点以前完成学习任务,9点开始可以玩一个小时手机,10点交还家长后洗漱休息。避免孩子草草完成作业,也不会打着作业很多的旗号在房里玩手机。另外,9点到10点固定时间拿到手机,同学之间也会知道只有这个时间才会在线。

“如果孩子已经成为手机控,千万不要突然阻止孩子接触手机,这种‘围堵’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对手机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恰当的引导和规定。”5月7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中学给全体家长发放了一封告家长书,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给出了一些方法。每次在给孩子玩手机前,先跟孩子达成协议,比如做完作业或者做完家务,才能玩一次手机。而且孩子想玩手机,要自己找密码,密码会每天更新。如果家长确实有些事情需要通过手机处理,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或者真诚的告诉孩子你是在处理工作,工作处理完立马放下手机。家长需要通过手机娱乐放松时,尽量选择在孩子睡着以后的时间。

借助同龄人的力量相互监督

针对初中生由手机引发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发动同伴的力量。全校42个班,每班2名心理委员,组建“红心闪亮同伴互助团队”,每月统一培训。每天观察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小事件进行同伴互助,对没有好转的情况记载心理周记薄,心理中心根据记载做个别辅导建议,并做出全校学生心理状况反馈报告。

八(15)班的心理委员小吴曾处理过一件与手机有关的心理问题。有个学生因为手机坏了不能玩而郁闷,在学校时总是心不在焉。小吴站在他的角度谈心,表示手机坏了确实是件郁闷的事,但无聊的时候不一定非要玩手机,看看课外书,提升自己的知识量,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小吴做心理辅导时,对自己也是一种疏导。“我自己也很依赖手机,但帮助同学解决有关手机的问题时,自己也豁然开朗。”

该校心育处主任罗新珍介绍,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正处于一个发育的“暴风骤雨期”,通过培训心理委员,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能够将很多小问题化解,在使用手机问题上也能相互监督的作用。同时,心理委员在心理服务中透露出了助人之后的快乐和幸福,实现助人与自助。

【编辑:祝洁】

(作者:杨幸慈 刘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