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汶川的孩子们给你留了言

十年前的5月12日下午

汶川山崩地裂

图/新华网

距震中不足30公里的聚源镇受灾严重

聚源中学发生教学楼垮塌 图/新华网

长江日报社率先行动

联合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红十字会

发起重建聚源学校的定向募捐活动

一时间,三镇爱心涌动

短短几日,武汉人民捐献善款3500多万元

2008年5月17日19时,一名4岁半的武汉小女孩在为聚源学校捐款

经历了灾难的孩子

更珍惜学习的时间

当时聚源学校幸存的孩子们

只能在活动板房上课

学生在窝棚旁学习 图/新华社

经多方商议

这笔武汉人民的爱心捐款

用于重建聚源小学

2009年8月28日,新校建成

如今,十年过去,那里的孩子过得怎么样?日前,长江日报记者重回四川,对当年震区进行了重访。一起来看。

2018年5月,放学时学生排队有序走出校门 特派记者何晓刚 摄

聚源的他们说

聚源小学重建后的第一批学生尹思棋:

新生入学在纪念碑前上特殊一课

长江日报资料图

新生入学,必须到重建纪念碑前上一课,这样做,我们聚源小学已坚持了9年。

我现在在聚源中学读初三,曾是聚源小学重建后的第一批新生,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新校园有足球场和环形跑道,漂亮极了,大家都很兴奋。

老师将我们带到纪念碑前,告诉我们,漂亮的新校园是武汉爱心人士捐建的,大家一定要记住。

2009年9月1日 重建后的聚源小学,老师为同学上第一堂课《感恩,武汉》 记者李永刚摄

那年,“感恩”成了学生们作文的主旋律。还记得一位五年级女生在作文中写道:感谢武汉的叔叔阿姨给大家修建了这么好的学校。可惜,哥哥走了,再也不能一起上学了。我会坚强起来,好好学习,告慰哥哥……

“没有大家的无私援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现在回想往事,发现自己对感恩的认识更进一步了。

新校园多媒体教室、美音体功能一应俱全,学校在此基础上开办了很多兴趣班,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大作用。数学成绩不太好,选择参加了“数棋兴趣班”,取长补短,收效显著。到了六年级上学期,我的成绩一跃成为了全校第一。

原聚源中学校长谷胜聪:

碰到武汉人都感觉特别亲

聚源小学校园 记者何晓刚 摄

在我最悲伤的时候,是武汉人让我重新感觉到温暖和希望。

灾难发生后的那几天,我几乎都在不停地接电话,耳朵受到损伤,现在听力不太好,换了工作。

当时,在绝望和无助中,在网上看到了长江日报发起援建聚源学校的消息,特别激动,以后只要有武汉的消息,我都特别关注。

这么多年,无论在哪里,碰到武汉人都感觉特别亲。

当年的“小调皮”长成现在的经理李斌:

学校重建让我感到温暖

李斌 本人供图

“没有大家的援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4月29日上午10点,整理完医保数据后,北京易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商务经理李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口便是这句很熟悉的话。

他也是震后聚源小学第一批毕业生。汶川地震发生时,他在聚源小学上六年级,是个 “小调皮”。

当时,正在教室上课,突然凳子晃了一下,他以为是后面的同学踢的,回身正准备揍人,就听到老师大喊,地震了。大家跟着老师跑出教室,学校的围墙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排排倒下,所幸无师生遇难。

当天,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等候复课消息。当时,懵懵懂懂的李斌还有点高兴,因为要准备“小升初”,学校没有放寒假,这下可以休息了。

家里的房子倒了,李斌跟着父母住进帐篷,发现情况超出了想象。有人受伤了,有人不见了。坏消息不断传来,让他感到心里没着没落的,突然想回校上学。

“房子垮了,不是一下能建好的,这学期完了,也许大家都要复读。”就在李斌心里七上八下时,一个月后,学校通知他到学校操场帐篷教室里上学。背起书包跑到学校,他发现,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不断。不久,学校公告,长江日报社定向募集了几千万帮助学校重建,这让震后一直处于迷茫的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

从此,李斌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努力学习。当年,他考上了聚源最好的初中,后来又考上了吉林大学。去年,李斌到北京实习,被公司留用,成了商务经理。

“如果学校没有那么快复课,如果当年让我们玩个半年,也许我们这一批人就被耽误了。”

西南科技大学大四学生马勇:

谢谢武汉大姐姐帮我走出地震阴影

左为马勇参加铁人三项义务救援队 本人供图

马勇心里有个小秘密,他想找到当年那个帮他走出地震阴影的武汉大姐姐。地震时,马勇是聚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她总是微笑,说话很好听,可惜我忘了她的名字,你能帮我找到她吗?”听说回访记者来自武汉,马勇提出了自己的小要求。

“汶川地震时,我们六年级学生正在上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课。一阵巨响,把我们都吓坏了,跟着老师跑到操场才逃过一劫。回家后听说,读中学的堂哥、堂姐在学校被砸伤,心里后怕不已。”十年过去了,提起汶川地震,马勇依然心有余悸。

当时余震不断,大家都住在帐篷里,教室也是用帐篷临时搭建的,学校气氛压抑。后来,学校请来了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灾后心理疏导,负责辅导马勇那个班的是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姐姐。

这位大姐姐总是笑,和大家聊天,画画,讲故事,玩“萝卜蹲”的游戏,像朋友一样。玩着玩着,班上的气氛就没那么紧张了。

“是她在我们心灵受到重创时,帮我走出了心理阴影。”后来,那个武汉大姐姐走了,又来了一批武汉的爱心人士,帮助学校灾后重建。从此,“武汉好人”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们还说:

欢迎武汉的亲人常回家看看

聚源小学的学生们观看校园文化艺术节 记者何晓刚 摄

聚源小学校长王毅:在我看来,聚源小学,是都江堰的学校,也是武汉人民的学校。

体育老师李科:当年,武汉的父老乡亲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在武汉读过书,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希望武汉亲人能常来聚源,让他尽尽地主之谊。

戳视频看更多聚源小学的现在↓↓↓

武汉的他们说

热心肠的武汉市民郭昇:

10年内两次回访聚源小学

郭昇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热心快肠。十年前,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他带着女儿郭可心赶到长江日报募捐点,以女儿的名义向聚源学校捐赠了1万元钱。

震后,他一直记挂地震灾区的发展情况。2009年5月,汶川地震一周年,他重返聚源,寻找捐建的学校,可惜没找到。

2009年9月2日,长江日报刊登了聚源小学建成的消息,郭昇在报道中惊喜地发现,捐建聚源小学纪念碑有女儿的名字。

凭着这份长江日报,2017年3月8日,他第二次回访,终于找到重建后的聚源小学。

目前,他已联系到了一批当年捐助过聚源学校的武汉人,准备在下个月一起回访聚源小学。

“我的女儿现在已经上高中了,她希望与聚源小学的孩子结成对子,相互学习,把武汉和聚源的情谊接力传递下去。”

武汉供电公司原工会副主席毛建纯:

10年前7000职工排队捐款

当年长江日报在汉发起重建聚源学校募捐行动后,该公司上下积极响应。专门在机关会议室设立了一个捐款箱,7000职工排着队捐款,有人捐了两三次,有人往捐款箱里塞进了1万元,最后总计有100万元,以集体名义捐赠给聚源小学。

“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应该上中学甚至大学了吧?”听闻聚源小学现在已成为当地一所重点学校,毛建纯非常欣慰,那次经历是聚源孩子们的一次人生考验,也是各地关怀聚源的人们的难得的人生经历,爱心在灾难前迸发,传承给了更多的人。

市二七小学老师熊茵:

希望与聚源小学结对子

2008年5月17日晚,长江日报社江滩募捐点上,在老师熊茵带领下,市二七小学40名少先队员委派代表,将前一天义卖报纸所得的950元善款投入募捐箱。

昨日,熊茵向记者回忆道,当年“义卖”是二七小学牵头发起“情系汶川,四校联盟献爱心活动”的一部分,四所学校组织学生分头捐款、捐物、义卖,救援灾区。

她一直关切着聚源小学,希望以后两校能结对子。马上就是“六一”,两校可以从学生结对子入手,互通书信,加强互动交流。

募捐晚会演唱歌手费星:

想去聚源小学看一看

2008年5月17日,武汉歌舞剧院歌手费星参加了“重建聚源学校”募捐晚会,十年过去了,她现在从舞台走上了讲台,是武汉音乐学院教师。

当年的晚会上,费星演唱了《超越恐惧》。成千上万的观众跟着激昂的歌曲打节拍,为四川加油,现场捐款踊跃。

两年前,她曾专门到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周边重访。听记者说当年的聚源小学,重建后变得非常漂亮,费星说很想去看一看。

看得见的,是新建的房屋桥梁道路;看不见的,是灾区人民的心灵。

费星希望,每一位经历过伤痛的灾区人民,都能够抚平内心创伤,乐观自信面对未来。她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就是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人,用充满爱的音乐,温暖更多的心灵。

帮汶川朋友

分享给更多武汉的亲人吧

出品:长江日报融媒体 编辑:朱佳琪 校对:郑慧

【编辑:叶子】


(作者:陈勇 华智超 胡义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