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读书会|蔡甸区三五四一学校校长夏必敏:吼叫只能泄愤,没有丝毫教育效果

不少父母都对孩子大吼大叫过,试图改变孩子的坏习惯,结果孩子越来越叛逆,家长越来越无力。5月12日,蔡甸区三五四一学校校长夏必敏做客长江日报校长读书会,分享他读《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一书的心得体会,让家长了解孩子为何总是对着干,以及如何减少吼叫的方法。

“吼式教育”作用只是泄愤

“最近有媒体报道,为顺应家长做一个温柔、耐心、体贴的‘零吼妈妈’的需求,市场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止吼课,价格从1000元到两万元不等,有些国外的大师课,一天就3000元左右。”夏必敏说,市场需求反映出有不少家长常常对孩子大吼大叫。

家长想要孩子听话时会大声吼叫,似乎也总能达到目的,于是吼叫成了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中指出,其实吼叫只是在短期内有效,但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因为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当家长第一次大声责骂、吼叫时,孩子可能会“如你所愿”,但次数多了他就习惯了。每次被骂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游离的,根本没有注意听,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吼叫时,常常恶语相加,充满怒气,甚至会用上攻击性的、伤害孩子的语言。这已经成了一种新的体罚。”夏必敏说,“吼叫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它只能让孩子明白你对他刚才的行为非常生气,只能表达你的负面情绪,只会导致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当然,吼叫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当孩子遇到危险、导致人身伤害的情境下,大吼或许能有效制止他的行为。

开骂前请先想想为何发火

下班回家后,发现丈夫出去打麻将了,家里乱糟糟,晚饭没人做,手上还有工作上的事要处理。如果此时正在做作业的孩子一会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偷跑到客厅玩,身心疲惫的妈妈十有八九会发火。“你对孩子吼叫其实是想对老公发火,为什么丢下家里一堆事自己跑出去玩,随之将坏情绪迁怒到孩子身上。”夏必敏说,孩子的行为只是导火索,却往往成了“替罪羊”。

家长大声吼叫时,孩子或许会显得害怕,或把自己关进房间,又或者直接朝你吼回来。吼叫会给孩子们带来压力,对成长很不利。“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如果上学前对孩子吼了一通,他的情绪肯定不好,坏心情怎么可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呢?”夏必敏介绍,当孩子经常遭到吼叫,可能会产生“不被父母喜欢”的误解,认为自己是个“懒惰、不听话、难管教”的孩子,从而扩大负面效应,故意与父母作对。“你对孩子大声吼,他将来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人,逐渐影响他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

对于已经形成习惯的家长来说,要做到“不吼不叫”是相当困难的。想要有效改变,必须找到促发吼叫的原因,比如家长的情绪、身体状况不好,缺乏睡眠、作息不规律,孩子不听话、叛逆导致的烦躁等。“开骂之前如果能先想一想为什么发火,或许能避免一场‘家庭战争’。”

勇敢一点,向孩子道歉

因大吼大叫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该怎么办?真诚地说声对不起,可以很好地修复与孩子的关系。“有些家长在发脾气后不太情愿道歉,因为担心这会让自己显得软弱并且丧失权威。其实恰恰相反,因为道歉需要力量与诚实,你的孩子会因此珍视和尊重你承认错误、理清事实的决心。”夏必敏说,家长是孩子的行为榜样,当家长说抱歉时,也是教给孩子道歉的价值以及如何道歉。道歉能帮助孩子从吼叫导致的伤害中恢复过来,同时让父母因为能够与他重新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感到放松。

“还有一个简单的技巧,就是用悄悄话代替吼叫。”当孩子没有按要求做,你可以走近他,安静地站着,然后放慢语速悄悄地对他说出你的要求。他会因为你的新方法而惊讶,你不需要发脾气也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

下决心不再对孩子吼叫也许不难,难的是家长被激怒时究竟应该怎么做。夏必敏让家长们尝试“停止吼叫A-B-C-D-E法则”:A、自问(Ask),我现在感觉如何?我的想法是什么?B、呼吸(Breath),自问时开始觉察自己的呼吸。C、平静自我(Calmyourself),关注呼吸调整情绪。D、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whatyourchildneeds),想一想孩子的年龄与个性。你对他是否抱有合理的期待?他的行为向你传递了什么信息?E、同理心(Empathize),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

蔡甸三五四一学校校长夏必敏。



青春期的孩子尤其不能吼

家长:孩子总是反复犯同一个错误,屡教不改的情况只能用吼,不然还能怎样?

夏必敏:刚刚谈到了,吼其实起不到教育作用,孩子只会从被一时的震住到习惯父母的吼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哪天你突然低声地轻言细语地沟通,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他会用心听你的话,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家长:七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不吼几句她根本不听我的,怎么办?

夏必敏: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尤其不能吼,因为他们几乎不畏强,会越发和你对着干,不妨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由着她”,给孩子一些试错的机会,用后果来教育孩子,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学会跟孩子说话》,作者:赵雨林

推荐理由:作者细致入微地分析和解释孩子普遍存在的粗心、不爱学习、学习方法不当等现象的同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作者:成墨初

推荐理由: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在关爱、尊敬、引导、教育和保护中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阿黛尔和伊莱恩(美国)

推荐理由:本书将给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

(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吴琪俊 记者彭年摄)

【编辑:施政】


(作者:杨幸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