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牙齿撩妹?这些化石背后藏着恐龙求偶的良方

象牙硕大,鼠牙细小,狼牙锋利如刀,马牙厚实耐磨。形形色色的动物有着各式各样的牙齿,每颗牙齿都讲述着主人独特的生存之道。

两亿年前的大地上,游荡着另外一群生灵——恐龙,他们以牙齿化石为媒介,穿过时空的阻隔,将那个远古的世界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比如,那些看似青面獠牙的可怖长相,有可能是最有异性缘的强者。

1牙齿化石牵动古生物学者的心

近日,澳大利亚的一颗历史悠久的巨齿鲨的牙齿化石遭遇丢失,对于全世界的古生物研究学者而言,这是一个极坏的消息。

巨齿鲨属于一种古老而又稀少的海洋品种,这枚化石距今有两百五十多万年的历史,属于历史较为久远的生物化石,它对剖析历史海洋生物的生长进程具有关键作用。

这枚牙齿化石是在澳大利亚西海岸所发掘,由于结构完好、能够看出巨齿鲨的明显特征而被视为探索海洋动物成长历程的重要条件之一。

2牙齿化石分为同型齿和异型齿

人类的牙齿有两套,幼时是无根的乳齿,后来被恒齿替代,而恒齿脱落后是不能再长出的。然而,恐龙牙齿是终生生长的,不是像老鼠的门牙那样不停的长,而是一直进行新旧更替。

与哺乳动物相比,在恐龙还没有分化,满口的牙都长得一个样子,叫同型齿;而后来的哺乳动物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称异型齿。

同齿龙

霸王龙所有牙齿形状相同,长短不一,排列并不紧密。这正是吃肉的兽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

说到同齿龙,不得不提异齿龙,发现于南非的异齿龙生活在两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异齿龙是最原始鸟臀类恐龙的一支,而鸟臀类恐龙属于素食主义者。


异齿龙

异齿龙的口中除了适于吃植物的两颊紧密排列的凿状齿之外,前颌骨上还长着几颗纤细的小牙和其后犬齿状的长牙。可以推断,图中这具化石在生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素食主义者,偶尔也是要尝尝腥。

3雄性恐龙用犬牙撩妹

通常异齿龙被认为是传统的素食恐龙。根据异齿龙前颌齿最前端缺齿,前颌骨前端粗糙,可能附着角质喙。而两颊狭窄,前颌齿在前齿骨的外侧,正是适宜切断植物的构造。


而其犬状獠牙可能只在雄性个体中存在,仅用于种内斗争或炫耀。这种犬齿功能的解释在现生动物中可以找到很好的例子。一只长着獠牙的林麝,是一种温良灵巧的小鹿。雌雄均无角,雄性就以两颗长长的犬齿争得配偶。

4以“齿”鉴龙

匕首状牙齿爱吃肉

通常我们认为兽脚类恐龙都是食肉的。他们牙齿的一些共同特点是:匕首状,两缘或后缘有锯齿。通过牙齿的大小,横截面的形状,齿冠的曲率,锯齿的形状,密度,大小,前缘锯齿密度与后缘锯齿密度的比值,来鉴定恐龙的种类。

1990年,加拿大艾伯塔省的Philip Currie就利用牙齿锯齿的形态特征的变化将当地生活在晚白垩世(Late Cretaceous)的兽脚类的恐龙分为以下四大类:

驰龙(Dromaeosaurinae)

伶盗龙(Velociraptorinae)

伤齿龙(Toodontidae)

暴龙(Tyrannosauridae)

虽然在遥远的霸王龙时代,牙齿只是切割和穿刺的工具,但依然简单有效地支持着这些庞然大物成功生存,统治了地球两千万年。

无尖锐齿峰的牙齿爱吃素

植物性恐龙相比于肉食性恐龙,没有明显尖锐的齿峰,齿根比齿冠细窄,排列紧密,并且通常不是均匀分布。同时,其牙齿的形状就显得丰富多样。

马门溪龙的勺状齿

古角龙的叶状齿

有着明显磨痕的牙齿可以进行原始的咀嚼吗?如果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嚼碎树叶,整个过程也是仅限于垂直方向。

前口齿龙倾状齿

如果你认真观察牛羊吃草或者反刍,会发现他的下颌左右晃动的很厉害。咬合时,上颌斜向外,下颌斜向内,产生原始的“咀嚼”,但大多数恐龙只能用大量的牙齿上下相对的挤压切割,把枝叶咬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