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0日讯 7月10日,黄陂区第二中学的老师们正忙着提前布置新学年的教室。从高二升到高三,教室从五楼搬到了一楼,高三(4)班班主任许国庆把一张办公桌也搬到了新教室的前排。
无论接手哪个班级,许国庆都会把一张办公桌摆进教室。担任班主任25年里,他总在这张特殊的办公桌上学习、办公,陪伴着这群农村学子成长。
为了陪伴学生,他把办公桌搬进教室里
“在教室办公,一不为监督学习、二不为维持纪律,单纯是为了陪伴。”许国庆说。黄陂二中是一所农村寄宿制高中,站在教学楼向远眺望,木兰山的轮廓清晰可见。黄陂二中全校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住校,其中约一半学生的父母外出工作。
孤身一人,住读求学,缺的是陪伴,少的是关心。这是许国庆年少时体验过的困境,也是他将办公桌放在教室的初心。
2016年9月,汪苗苗(化名)作为高一新生进入许国庆的班级。与其他同学进入新环境的好奇不同,她对学校的一切提不起兴趣,课上不听讲、课下也不和人交流。
原来,中考发挥失常,汪苗苗以3分之差与心仪的高中失之交臂。“看到分数,我感觉天塌了。”无助、厌学的思想困扰着尚不成熟的汪苗苗,进入新学校的孤独,加剧了心灵困扰。
这一切,坐在教室后排的许国庆看在眼里。
了解原因后,许国庆没有一句批评,鼓励汪苗苗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说与不说、什么时间说,“你想说话的时候,老师随时都在”。
“我第一次遇到一名老师,天天和我们在一起,陪着我们。”一个人内心的苦闷憋长了,需要倾诉。入学两个月后,没有朋友的汪苗苗走到许国庆面前,把内心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老师,我想学,可我还能追上去吗?”
“可以,有我陪着你。”
在许国庆的鼓励和帮助下,汪苗苗一点点赶上学习进度。
2023年4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结果发布,22岁的汪苗苗被湖北中医药大学录取。高兴之余,她第一时间把喜讯告知许国庆。
班主任带着大家在工地“上课”
又是一年夏天,28岁的张明总会想起十年前,许国庆陪着同学们一起顶着烈日到工地观看工人施工的场景。
2013年夏天,许国庆接手高三(3)班,当时学生宿舍还没来得及安装空调,晚上部分孩子因为太热休息不佳。
一些家长担心休息不好影响学习,就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这让没有父母陪读的孩子十分羡慕,有几名学生竟然因此抱怨父母,学习也开始不用功。
学生心里的这些小九九,自然逃不过许国庆的眼睛。他了解到这几名孩子家里经济状况不太好,家长都在外地当建筑工人,没条件也没时间来陪读。不懂事的孩子不能体谅父母的难处,还因此学习态度消极。许国庆决心给他们“上一课”。
一天中午,骄阳似火,学校宿舍楼维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许国庆把学生带到这里参观。大家看到,穿着厚厚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一个个脸颊黝黑、汗流浃背,在烈日的炙烤下努力工作……
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令学生感到惊讶,许国庆对他们说:“我们中间有不少同学的父母现在就像这些工人一样,为了家人的生活,奋战在他乡的工地上,吃大锅饭、睡板房,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孩子,却不能常常回家……”
“我们有什么资格抱怨背井离乡、不辞劳苦的父母不来陪读,有什么资格抱怨寝室没有空调?”在回教室的路上,许国庆的话萦绕在学生心头,有两名学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就在那一瞬间,父母的不易、自己的责任涌上心头。”张明说,自己那一刻瞬间长大。
他是每届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学生艾佳贝记得,今年5月,自己突然生病,是许国庆陪着她前往李集街道中心卫生院,挂号问诊。卫生院医生余晖说,每次学生生病都是许老师带着来医院,医护人员已经和许国庆熟识起来。在许国庆班里,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关心,关系密切。
陪伴也是无声的示范。班级里有个别学生学习受到手机干扰,许国庆在教室的办公桌上备课,会把手机放在桌角,一眼不看。现在,班级全体学生都能自主管理手机。
黄陂二中副校长兰坤民介绍,教室地面出现纸屑,许国庆会独自拿着扫帚清理干净,不吩咐学生。每到这时,学生们总会前来帮忙,为的是让许国庆多休息一会。如今,许国庆所带班级人人讲卫生、个个爱劳动。
每年临近毕业,学生提出要自发举办告别晚会,感谢师恩。2019年的告别晚会上,许国庆拗不过学生的邀请,答应大家上台唱一首歌。正在大家商量唱什么歌的时候,有学生领头唱起了筷子兄弟的《父亲》。在学生心中,许国庆不就像默默关心着他们的父亲吗?接着,全班都跟着唱了起来,一名学生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中国好老师”几个大字,送到许国庆手中。接过纸,许国庆眼泪涌了出来。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卢福明 王力军 姚传龙 摄影:王力军)
【编辑:丁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