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她潜心笃行地深挖学生潜力

7月11日,汉阳区教育局公布2023年汉阳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结果,武汉三中的盛宣获得一等奖。这名智慧带班的班主任将自己化作土壤中最肥沃的部分供养学生自由发展。她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潜心笃行地深挖学生潜力,将不少基础薄弱的文科班学生滋养成人成才。

盛宣在汉阳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现场。

“人的情感体验是成长的重要源动力”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得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盛宣组织学生创编歌曲《听妈妈的话》,并拍下学生演唱的视频,教学生制作“奖状”。

一名学生夜里给盛宣发来给妈妈颁奖的过程。妈妈幸福地读着奖状的赞美词和祝福语,在视频的最后,妈妈反复说:“因为我的名字叫妈妈!因为我的名字叫妈妈!”然后背过镜头默默抹泪。看着视频,盛宣的眼眶也湿润了。

“人的情感体验是成长的重要源动力。每个人最有力量的‘老师’其实不是老师,也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盛宣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体验,努力培养一片有归属感、认同感、新奇感、价值感、责任感的班级五色沃土,让学生成长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

学校历史类学生相对较少,大家常常自嘲是“不被看好的那一拨”,但盛宣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即使在暗淡无光的时候,也要用自己的努力成为最亮的那束光”——她这样教育学生,更用行动向学生证明。在她所带的2022届历史班上,刘骐源被清华大学录取,王艺燃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艺术类胡灵婷、宋天伊分别被浙江大学、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录取……班上学生纷纷进入理想的高校。

盛宣(右二)和优秀毕业生一起合影。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都当成“自己人”

2014年起,盛宣一直担任班主任。每次接手新班,她会在3天内记下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在日历上记下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并会在生日那天以不一样的形式送上自己的生日祝福。她的班主任手册上记录着与每一位孩子值得记忆的点点滴滴,摘抄下孩子们周记本中写得好的文字。她喜欢随手拍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并将这些整理成集,将瞬间变成永恒。

有学生在衔接教育小结中写道:“盛老师能在3天内记下我们所有人的名字,记下我们的生日,不是靠记忆,而是靠用心!宣姐,我们宣(喜欢)你!”

与学生交谈,她很少用“我”“你”,而是用“我们”“我们班”。她与学生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也聆听他们学习、成长中的喜悦和悲伤。“和班上一位女生交谈时,我坦诚自己也有早恋的经历,告诉她当时内心的小萌动,同时也表达因为这些懵懂的情愫而影响了学习的小遗憾。当她知道老师与自己有一致的地方,更能感受到我是站在她的立场为她着想,认为我是‘自己人’,从而相信我、认同我,最终接受我‘理性待之,适度处之’的建议。”

“真诚地对待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相信学生具有向上、向善的美好愿望,感受学生的情绪,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维护学生的自尊,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友谊关系,彼此成为‘自己人’,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盛宣说。

学校成人礼上,盛宣多次感动落泪。

善用“南风效应”,感人心者莫乎情

南风和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拼命刮,结果行人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继而解衣敞怀。“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往往胜于压服。”在盛宣看来,和风细雨“南风”式教育方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小余(化名)是一名自律性较差的体育生,上课爱讲话、睡觉、玩手机,盛宣用尽各种强硬措施都不见效。趁世界杯打得火热的时候,盛宣给他布置一项特别任务,演讲介绍他的偶像C罗。小余兴奋不已,两周时间准备了7页讲稿,上面满是红笔标注和修改。他还下载了视频、图片,制作成PPT,正式演讲前反复演练,让老师给他提建议。盛宣腾出两节课让他展示,并在演讲前鼓励他:“大胆自信地讲,你和你的偶像一样优秀!”

小余从世界杯谈起,探讨C罗的个人价值和商业价值,进而重点剖析C罗成功的主要原因:卓越的领导才能,永不言败的精神,转变思路的意义,高度自律的品质,对手的重要性。对每一点的分析,他都结合自身实际或是班级实际谈自己的想法。谈到高度自律的品质时,他面露愧色:“我是一个缺乏自律的人,我得向我的偶像学习!”演讲过程中,同学们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感动不断。事后他说:“老师,我领会到您让我演讲的用意了,我会努力做个自律的学生。”

盛宣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写道:“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特点基础上,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师盛宣和学生一起参加趣味运动会。

爱出者爱返,被学生“花式宠爱”

盛宣用心用情呵护着她的学生,也尽情享受着来自学生的“花式宠爱”。学生亲切地称她“宣宣公主”。

性格内向的曾德阳高三18岁生日时,突然收到盛宣定制的“加油鸭”蛋糕,似“高三生活第一次看到彩虹”般惊喜。毕业后他19岁生日当天,在门房放了一封感谢信,满满四页纸分享着现在的大学生活,未来的计划,以及对盛宣的感谢。信封里还装着他收藏的老师在班级活动中的照片,让盛宣感动不已。

从她结婚时学生悄悄地集体出现在婚礼现场,“威胁”新郎要照顾好公主,到她生二胎时已毕业多年、刚做完交换生回来的学生去看望她和宝宝;从毕业学生自发给她所带的新一届班级录制视频传经送宝,到昔日的家长成为挚友……教师付出爱,学生感受爱;学生回馈爱,教师享受爱,如此往复。

盛宣感慨:“我已经辨析不清究竟是我教育和帮助了学生,还是学生教育和帮助了我。我只是清晰地知道:当那满坡的姹紫嫣红、漫山的郁郁苍苍扑入眼帘的时候,土壤的幸福,无人能及。我愿不断去增添、完善、丰盈自己,为每一个孩子供应他们萌芽成长的养分,为他们增加五色沃土,只为他们能生机勃勃!”

汉阳区教育局基教科德育工作负责人李莎这样评价盛宣:“与很多高中老师风格不同,她像一股清流,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有独特的育人方法,有卓越的教学能力,有出众的工作能力。”

(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杨学工  摄影:记者彭年)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编辑:丁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