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双读”活动:学习经典,旨在践行且发扬文化自信

本报评论员杨京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凝聚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智慧,经受了时间和读者考验,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价值。

学习和诵读经典,最直接的效果,有助于提升语言文字素养。经典作品中的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其文本自身就具备极高的审美意义。按照基本的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在年少时经受这样的熏陶,对语言学习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不仅事关知识的传授,更关乎精神的养成。在阅读日益轻快化、碎片化的时代,文化经典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作品涵养心灵,经常阅读经典,可以丰富和充实精神世界,让人变得更有厚度、更有底蕴。正所谓“知书达理”“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都是阅读经典对思想、价值观乃至行为规范和养成作用。吸收经典的养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达成知行合一。

比如,《弟子规》中讲“衣贵洁,不贵华”,传递的是艰苦朴素的精神;《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谈的是学习的方法;《孟子》中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倡导的是坚定的意志品质……种种一切,对少年儿童人格、品格培养的作用不言而喻。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经典作品在一代代传承的过程中,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阅读经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经典作品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小从中汲取养分、学习历代先贤的智慧、领略其中的家国情怀和崇高信仰,就是培育文化自信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武汉市推行3年的“双读”活动,不仅仅是一项着眼于提升少年儿童自身素质的教育事业,更是一项旨在践行和发扬文化自信的宏大社会工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随着这项工程的持续深入,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们必将拥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编辑:孙莹】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