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中共一大之后,成立了全国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掀起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共产党人领导的“二七”大罢工是其中最为壮烈的一幕。
著名文化学者任蒙长期研究江岸近代革命史,并著有专门记述近代发生在江岸区的重大事件的历史作品《历史的路标》一书。他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共党组织遭到破坏,工人在斗争中争得的权益全部被剥夺,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陷入低谷。但‘二七’烈士用血肉之躯树起一座血染的丰碑,它像一座红色的灯塔,近百年来,照耀后来者前赴后继,砥砺前行。”
4月1日上午,任蒙来到位于汉口解放大道2499号的武汉二七纪念馆,参加江岸地区第35次“中华英烈凭吊周”启动仪式,与他一起参加仪式的还有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中小学生、公安干警、社区居民、优秀青年代表等近200人。“中华英烈凭吊周”是江岸区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活动,1986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30多年,吸引近千万人次参与。今年的活动以“学习百年党史、赓续奋斗荣光”为主题,通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二七”先烈等革命英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实际上每年的这个时候,武汉市区有关部门,尤其是“二七”大罢工和“二七”惨案发生地江岸地区,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任蒙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几乎每年都会应邀参加。“即使没邀请我,每年的纪念时刻,我也会前往这些纪念地凭吊与怀念,这已经成为我和许多人的内心追求。‘二七’烈士们的英雄形象已深深植根于千万武汉市民的心中,植根于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武汉市总工会作为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我国第一个地方工会组织,如今已成为武汉市各级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经过近百年的岁月洗礼,武汉工会事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会组织遍布武汉市各个城区、开发区和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及工业、城建、商业、金融、教育、文化、科研等多个产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目前全市有基层工会组织1.1万多个,工会会员超过200万人。各级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多措并举为职工搭事业平台、谋权益福利,成为广大职工的贴心人、守护神。林祥谦、施洋等“二七”烈士当年用生命和鲜血誓死捍卫追求的“劳工理想”,如今已经变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现实。
(长江日报记者余坦坦)
【编辑:朱晨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