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4月8日讯 4月8日,以“健康共同体,科技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本届健博会上,拥有141年悠久历史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玩转医疗“新潮”:移动CT车、网约护士、智慧居家康复……一系列移动医疗、智能化服务在展馆亮相,展现了最前沿的医疗科技与医学技术、健康人文的美妙融合。
可下乡上门的“移动CT”:患者最快当场拿报告
进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展馆区域,不少市民被一台又长又大的“客车”所吸引,一时间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到了车展现场。然而进入“客车”内部,才发现这可不是一台普通的“客车”,里面大有玄机。
技师在移动CT车上为市民进行扫描检查。 通讯员马遥遥摄
技师在移动CT车上为市民进行扫描检查。 通讯员马遥遥摄
这台CT车,是2020年底引入该院,系湖北省最长的客车车载CT车,为湖北省内首台搭载联影40排天眼CT的车载CT,也是武汉市市属医院首台CT车。这台“大家伙”虽然块头大,但在特殊时期,便充分展现了它的灵活性,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快速紧急支援;在平时,它还可深入农村、社区、养老院等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送医下乡,缓解边远地区看病难问题,并提供团体上门检查服务。
3月中旬,该车载CT已经投入正常使用,平时在医院内为有需要的患者检查,日均接待人数近100人;外出进行检查服务时,平均每小时能服务约30人次。
“这台CT车搭载的是40排的CT,应对常规的CT检查完全没有问题,结合高质量图像、5G高可靠的传输网络与智能云系统,在急救应用时,可实现快速检查,通过集成AI算法对CT影像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得到检测结果。”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到社区进行检查时,CT车可实现在患者上车扫描后,立即生成影像并共享到云端,院内影像诊断中心专家可以第一时间阅片诊断并写报告发回,患者便可以当场拿到报告结果。
将建成集智能建筑、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医院
在展馆未来规划展示区域,一处长4米、宽2.5米的沙盘模型引人注目。这里展示的是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洪山区人民医院)。
市民参观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沙盘。通讯员马遥遥 摄
该院区已于去年11月开工,是武汉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中的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项目之一。新院区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数1000张,按“平战结合”模式建设。建成后,“平时”是一所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培训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战时”可快速整体转换,投入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医院对杨春湖院区将实行一体化管理,同质化发展,着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医疗中心、医学培训中心和医学教学中心,充分满足洪山区及周边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切实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人工智能助力患者居家康复,享在线指导服务
在智慧医疗互动体验区,记者现场扮演“患者”,享受了一把新潮的“互联网+”智慧医疗“福利”。通过“居家”活动的相关数据,医护人员在院内远程对记者的身体状况作出了有效的了解和评估,并在线进行康复指导、康复处方制定、康复效果评价。
“智慧居家康复系统使用医疗级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出院患者提供院外居家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自我健康评估管理。”该院有关负责人员介绍。
市民在社区智能健康小屋体验自主健康体征监测服务。通讯员马遥遥摄
现场还展示了“社区智能健康小屋”。这类健康屋主要设置在企业、学校、社区等场所,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自主健康体征监测,检测数据上传至医院健康大数据中心,形成电子健康档案,医院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线上问诊、开处方、物流配送药物上门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并接受现场就医的预约,持续提升居民医疗体验。
武汉市中心医院展区。通讯员马遥遥摄
此外,腾讯AI云影像、智慧家庭健康管理系统、楼宇智能化应用等“新潮”互联网科技也相继在该展区“亮相”。健博会期间武汉市中心医院还组织了专家团队参与现场义诊活动。(长江日报记者祁燕 通讯员简杰 李蓓 通讯员马遥遥 摄影)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