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利济中心小学校长屈海涛。长江日报记者彭年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8日讯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如果此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很容易在青春期出现各种问题。5月25日,蔡甸区利济中心小学校长屈海涛做客长江日报校长读书会,分享他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的心得,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为走好以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莫看分数,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我一直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培养习惯,二是培养兴趣。不要太纠结考试的分数,习惯培养好了,学习自然会有上升的空间。而这个习惯主要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读书会一开始,屈海涛就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观点。
有很多父母一到孩子做作业时就喜欢在旁边督促,还会不遗余力地帮孩子检查作业,当发现错误时立刻指出并纠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些家长会说,不督促孩子会不自觉,而且检查作业也是老师要求的。其实,家长只要检查作业是否做完、字迹是否工整、态度是否认真就行了。至于对错,你可以指出来,但纠正的问题请让孩子自己解决。”屈海涛说,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孩子读高中后,我对他们班上的学习成绩做过分析,但凡有后劲的都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那些被填鸭式学习法‘灌’起来的学生,眼见着节节败退,因为高中学习老师只起到‘引进门’的作用,主要考验学生自我‘修行’能力”。
避免尬聊,多谈与学习无关的事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学业任务的加重,亲子间交流的话题也聚焦甚至仅限于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产生许多成长的烦恼。其实他们非常想和父母说说心里话,但很多家长不懂得倾听,经常用命令的口吻说话,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亲子沟通越来越难。
“亲子沟通不畅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学习。”屈海涛指出,家长只需注意一些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尊心会越来越强,他们非常渴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家长要放下架子和威严,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他的话,专注地听他说话的内容,并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让孩子觉得父母尊重我、重视我,产生倾诉的欲望。只有这样,家长的观点才能更容易被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
“和孩子交流时别动不动就往学习上扯,请多聊聊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家里准备装修,问问孩子的意见,喜欢什么风格,想添置哪些家具。计划外出旅行,让孩子出出主意,商讨出游方向,一起做攻略。”屈海涛说,“如果只谈学习,常常会出现尬聊的情况。”
学会感恩,情商比智商重要得多
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优劣占20%,情商的优劣占80%。智商由先天因素决定,但情商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干预提升。能力一般但为人处世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的人,人缘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机会也自然会“关照”他。所以从小就要重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
如何培养?屈海涛建议,经常向孩子表达爱意;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各种情绪,学会控制情绪,释放情绪;教会孩子自主决定,从小学会自己拿主意,培养独立性;让孩子多与社会、大自然接触,锻炼交际能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屈海涛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生活中更善于知足常乐,能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人生,更和谐地与人交往。懂得感恩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吴琪俊)
孩子爱顶嘴,别慌否定他的观点
家长:孩子五年级了,总是喜欢和我顶嘴,说她一句要回十句,简直没法交流,怎么办?
屈海涛: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世事有了基本的认识,自主意识开始提升,但他们的认知水平是螺旋上升的,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观点。遇到针锋相对的问题时,不妨喊来家人一起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她能回你十句说明大脑很灵活,让她自己感受判断,学会认知。
家长:我也知道要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上网,但互联网时代不可能完全不接触这些东西,如何把握好度?
屈海涛:要疏不能堵,如果完全禁止会适得其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周一到周五不开电脑不玩手机,但周末两天可以分别玩一小时,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把握,是一次性用完两小时配额还是分开兑现,但家长要管控玩的内容。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作者:卢志丹
推荐理由:帮助父母成为孩子最贴心的朋友、最称职的人生导师。
《如何让孩子更出色》作者:潘鸿生
推荐理由:从小养成人性的优点,是走向成功的基本要素。本书从品德优点、性格优点、行为优点、心态优点、习惯优点、处世优点、进取优点等7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作者:舒尔、迪吉若尼(美国)
推荐理由:帮助孩子如何解决困难和与人相处。
【编辑:施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