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8日讯(记者 杨莉)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打破理财产品刚兑,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打破刚兑”对于保险业的影响,多数人认为长期利好。
理财产品“保本保息”正式成为历史对老百姓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银行不能再发行保本理财了。新规中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这实际上就是禁止保本理财的发行。资管新规还提到,理财产品要实行净值化管理。文件明确“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也就是未来在银行或者其他机构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亏钱就是亏钱,合规合法地亏钱。
怎样才能保本保收益 取消保本理财产品后,居民想投资有保本保收益,可以选择选择国债、银行大额存单、理财型保险产品。国债和银行大额存单虽然收益不高,但胜在安全保本,不过一个难以买到,一个准入门槛很高,对于老百姓来说都存在一定的投资困难。
理财型保险产品迎来利好? 在资管“打破刚兑”的背景下,各类投资类产品由投资者自负盈亏。这样,具有刚兑属性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无疑将更受稳健投资者的青睐, 它既能提供保障、又有契约保证收益 ,其在居民低风险资产配置中的竞争力将逐步提升。据记者了解,理财型保险产品在2017年爆销,与当时股市低迷,银行账号理财收益率不高有一定关系。近期相关监管部门开始强调“保险姓保”,保障型保险在2018年成为各公司主销的产品。保险产品有多种类型,重大疾病保险、医疗险、理财型保险等,不同产品能满足居民不同的需要,都有合理存在的价值。由此可见,理财型保险整体稳健,风险可控,收益相对有保障。在保险行业,其理财类保险产品收益高低与险企的资管能力密切相关,不同险企的投资回报水平不同,会直接体现到产品的收益上。
以中国人寿“国寿鑫耀一生年金保险(分红型)+国寿鑫尊宝终身寿险(万能型)(A款)”产品组合为例,其全额返本的权益使投保人非常安心,长久稳定的固定返还让客户时刻看得到收益,特有的双倍“本金返还”提供了高额的意外保障,加上中国人寿高稳的分红让客户收益多元化,最后还可通过鑫尊宝万能账户让收益二次增值。综上所述,本产品受到市场认可也是情理之中。未来,保险市场上,居民会分层购买各种不同的保险产品。相“姓保”的保险产品,保本保收益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应会各分秋色。
【编辑 陈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