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冻藏”11.7万份各类病毒资源

5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检查病毒样本。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始建于1979年,目前保藏着1500多株各类病毒的分离株,各类病毒资源达11.7万份,保藏资源涵盖人类医学病毒、人畜共患病毒、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环境微生物、病毒敏感细胞库和病毒遗传资源库等,在国家安全、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5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员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病毒结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始建于1979年,目前保藏着1500多株各类病毒的分离株,各类病毒资源达11.7万份,保藏资源涵盖人类医学病毒、人畜共患病毒、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环境微生物、病毒敏感细胞库和病毒遗传资源库等,在国家安全、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5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检查病毒样本。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始建于1979年,目前保藏着1500多株各类病毒的分离株,各类病毒资源达11.7万份,保藏资源涵盖人类医学病毒、人畜共患病毒、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环境微生物、病毒敏感细胞库和病毒遗传资源库等,在国家安全、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5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检查病毒样本。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始建于1979年,目前保藏着1500多株各类病毒的分离株,各类病毒资源达11.7万份,保藏资源涵盖人类医学病毒、人畜共患病毒、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环境微生物、病毒敏感细胞库和病毒遗传资源库等,在国家安全、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5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病毒鉴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始建于1979年,目前保藏着1500多株各类病毒的分离株,各类病毒资源达11.7万份,保藏资源涵盖人类医学病毒、人畜共患病毒、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环境微生物、病毒敏感细胞库和病毒遗传资源库等,在国家安全、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5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主任邓菲(右)指导研究人员进行实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始建于1979年,目前保藏着1500多株各类病毒的分离株,各类病毒资源达11.7万份,保藏资源涵盖人类医学病毒、人畜共患病毒、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环境微生物、病毒敏感细胞库和病毒遗传资源库等,在国家安全、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