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4月12日讯 托育是当下年轻夫妇焦虑的重要来源之一。生娃不易带娃更难,年轻妈妈休完产假去上班,直接就面临“无人带娃”的困境。当下,解决3岁以下婴幼儿托管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迫切需求。4月9日到11日,在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婴幼儿照护服务论坛上,500多名从业者一起商量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该论坛将作为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的平行论坛,于每年的4月9日在武汉召开,让武汉在托育行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三岁以下“奶娃”谁来带?“托育”困住年轻父母
武汉创业者晏玲正在汉口筹备建立一家婴幼托育机构。作为一个60后“奶奶”,她深感当下年轻父母无人带娃的尴尬: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爷爷奶奶们,更乐于追求更丰富的老年生活,并不甘于在家带孙辈。那么,0到3岁的宝宝要托付给谁带?特意赶来参加健博会婴幼儿照护论坛的晏玲看到了办一所托育机构的市场机会。
晏玲说:“我们服务于社区,就是希望婴幼儿能拥有这样一套服务体系,真正让百姓受益,先用心把这个周边的社区服务好了,时间长了自然会盈利。”
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
专程来武汉参加本次论坛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佘宇表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发展婴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普惠托育呢?就是为了减少家庭生育养育的成本和担忧。”
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佘宇。
然而,让社会资本大量进入托育市场中,是否能解决当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不足的难题呢?佘宇提醒,如果单纯以盈利为目的进入这个领域,反而会因价格高涨增加年轻父母的育儿负担。托育行业有公益属性,政府应通过补贴等形式,让民营托育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对此,武汉市卫健委家庭发展和妇幼健康处处长张士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武汉正通过补贴等方式促进普惠型托育机构的发展。张士新说,“建设补贴这一块,我们跟市发改委有一个建设的补助,就是普惠型的这种机构建设阶段有这个(补助)。我们是想以后在运营这一块也能参照幼儿园的这种标准补助,要让利于民。”
华中首家,武汉市婴幼儿照护协会成立
借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汉举办的东风,4月9日上午,武汉市婴幼儿照护协会在武汉市卫健委及该市15个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二个婴幼儿照护协会,也是华中首个婴幼儿照护协会。
该协会将在武汉市各区卫健系统的支持下,推动武汉市合规化的托育备案工作。湖北哈沐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武汉爱幼嘉托育服务有限公司、托蒙乐教育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等16家机构率先成为武汉市卫健委婴幼儿照护备案机构。同时,协会将和中国人寿武汉分公司合作推动婴幼儿照护综合保险的认证工作。
武汉市婴幼儿照护协会执行会长黄明表示,该协会将充分发挥对托育机构的规范引导、自律约束的作用,全面促进武汉市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当代海嘉教育集团董事长阮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作为托育机构,期待通过参与行业协会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最终更好的服务于民。阮进说,“协会成立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最开始去做托育的时候,是不太了解这个行业的。协会通过和武汉市卫健委的沟通把政府的一些指导性的要求能够传达给我们。我们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能通过协会反馈到卫健部门。”
(长江日报记者张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