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的卫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
短周期的陨石一般来自小行星带,也就是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长周期的陨石一般来自海王星之外的伊柯伯带
超长周期的陨石一般是从奥尔特云落向太阳系的,这种彗星(掉到地上的才算陨石)周期已经长达几千甚至上万年了。
至于是不是有可能从太阳系之外来,这个到目前为止,有一颗彗星/陨石被证实来自太阳系之外。
一般来说如果是太阳系外的,因为太阳系以很高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这个速度比第三宇宙速度还要高,所以如果是太阳系外来的天体,很容易因为相对速度叠加,使得太阳的引力根本留不住它,这种彗星基本上很难被捕获并成为陨石,而且它们访问太阳系就是一次性的,没有周期可言。
其实前几年有一颗叫鹿林的彗星相当有可能来自太阳系外部(至少肯定来自奥尔特云),因为它的轨道显示它如果有周期,那肯定超过十万年,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的观测很难确定它是双曲线轨迹(来自太阳系外)还是抛物线轨迹(来自太阳系内奥尔特云),而它又太小使得很难进行长时间跟踪观测。
从结构与成分上划分,陨石可分为三类:金属陨石(主要是铁),石陨石和玻璃陨石。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5~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石在大气层中燃烧磨蚀,形态多浑圆而无棱无角。
宇宙展厅(陨石信息桌)
上图展品旨在让观众结合实物观察、多媒体介绍等多种渠道,对陨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编辑:祝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