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产业界专家学者齐聚武汉理工大学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7日讯(通讯员邹星 徐张满仓)6月6日,来自德国蔡司、博世、凯驰、斯蒂尔等公司和中国华为、华新集团、东风汽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司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理工大学,为在校师生主讲科技与产业国际论坛之材料与物联网暨第三届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

论坛主席由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德国斯图加特大学Hans-Eckhardt Schaefer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国际化示范学院国际事务院长麦立强教授共同担任。

张清杰院士致欢迎辞,表达了对到场嘉宾的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他指出材料学科一直是该校优势学科之一,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列排名第一,近年来在材料各相关领域贡献突出。在此基础上,武汉理工大学大力推进由国家外专局、教育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化推进计划(NICE PLAN),并在全国首次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行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学院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需要,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协同培养试验区,探索包含国际协同、科教协同和行业协同的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模式,建成国际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知识创新基地,为武汉理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不断努力。

年近80高龄的Hans-Eckhardt Schaefer教授通过现任国际化示范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Enrique J. Lavernia教授的介绍,第一次详细了解了国际化示范学院的情况,被学院的建设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路打动。他对国际化示范学院的未来发展给予了充分信任和肯定,主动参与到国际化示范学院人才培养改革中,担任国际化特色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的任课老师,并以他严谨的授课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而深受学生的好评。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席,他牵头组织论坛的筹备工作,邀请德国蔡司、德国斯蒂尔等知名公司参与,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协同培养的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是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科技与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端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十余家大型企业的相关人员作为我校行业协同、国际协同的导师代表,围绕武汉理工大学卓越行动计划,以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议题,旨在结合全球化形势下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推动形成学校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特色和新优势,推进学校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编辑:刘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