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家庭医生杨亮:居民需要的医生朋友

杨亮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检查

杨亮在中心为病人细心听诊

“杨医生,今天到中心去找了您两次……”

“杨医生,爹爹脚伤了下不了楼,几想你哟……”

“杨医生,听说你去同济进修培训了,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们都很需要你。”……

6月4日下午,在硚口区汉水桥街皮子社区,40岁的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文简称“汉水中心”)家庭医生杨亮每走一步,都会有热情的社区居民与他打招呼,作为一个服务这个社区整整十年的家庭医生,居民对杨医生的需要,是溢于言表的。

武汉晚报“寻找身边的健康守门人”活动启动后,从17个市民来电推荐到主管部门评价,杨亮医生获得了一致认可,称他是“能力全面、业务出众、贴近群众,社区居民真正需要的家庭医生,居民的医生朋友”。

一次意外的急救:

“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医生”

今年2月6日上午9点左右,在皮子街菜场门口,一个买菜的婆婆突然晕倒在地上,有人急着打120,有人急忙去找旁边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

当时正在汉水中心当班的杨亮立即安排好手上的工作,带着急救用品迅速赶到了现场,只见婆婆嘴角流涎,晕倒在脏乱的地上。顾不上多想什么,杨亮尝试拍打唤醒,病人无知觉。马上将病人用平板车推往中心急救室,此时病人呼吸心跳微弱,立马开通静脉通道,给予吸氧,测血糖,心电监护,常规体检,特别是神经系统检查,保暖……在一番抢救之后,病人逐渐清醒过来。

稍迟一步来到的120急救医生目睹了杨亮医生实施的整个抢救过程,不禁感叹道:“我看到一个真正的医生在忘我地为病人抢救,而全然不顾忌当时抢救现场的脏乱情况,体现了一个医生的专业素质。”

杨亮说:“在汉水中心我一直是负责医疗安全急救的责任人,居民们一旦有意外情况,中心是最近最及时的急救阵地。能够及时抢救让他们转危为安,这是我们的责任。”

十年工作中三次进修:

“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全科医生”

杨亮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于2009年进入汉水中心,从此扎根在这里,到今年工作已经十年了。

这十年,是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黄金期,杨亮个人的职业能力与业务水平,也在这十年有了充分的发展与提高。

刚进入汉水中心不到一年,杨亮便被单位送去参加全科医学培训,并顺利地在2010年取得全科医师资格;之后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进修实习。

2012年,汉水中心筹备建设住院部,杨亮又被单位送到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室进修培训。

今年5月,依托医联体建设,杨亮又被单位派往同济医院参加心血管内科的进修学习,几个月后,学成归来的杨亮将成为汉水中心专科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十年工作经历里能获得三次进修机会,杨亮说,这些工作经验与学习积累,让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全科医生。

家住皮子社区仁寿路150号的汤爹爹,今年70多岁了,40年前因摔伤致残后卧病在床。杨亮接触汤爹爹近十年,每次上门,杨亮医生都会亲切的询问爹爹的近况,为爹爹量血压、测血糖、体检,对于健康状况提出很合理的建议。有次婆婆想给汤爹爹弄点茶叶蛋吃,但又担心爹爹这种情况吃了肠胃不舒服,还问长期卧床会不会出现便秘。杨亮告诉婆婆适当吃点鸡蛋肯定是可以的,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平常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肠道功能。婆婆才打消了顾虑。

昨天,记者在汤爹爹家里看到,卧病在床40年的爹爹,身体没啥大毛病,婆婆一个劲地对杨亮医生表示感谢:"我总是去汉水中心找杨医生看病拿药,杨医生人很好,有问必答,从来不嫌烦,爹爹卧床40年身体还不错有他的功劳,我们老两口真是感谢他。"

“我觉得社区医生和大医院医生最大的差别,在于我们社区中心的家庭医生是全科医生。”杨亮说道:“对于大医院的医生来说,持续为一名患者提供上十年的服务是很难的,但是对于本就扎根社区、贴近百姓群众的家庭医生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我在社区中心工作了十年,从基本医疗岗到公共卫生服务岗,再成为一名社区全科医生,我能够为居民看病解决他们健康上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社区需要这样真正的家庭医生”

在杨亮开始进入汉水中心工作并取得全科医师资格的那一年,也就是2010年,硚口区开始在全区推进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工作。

最开始的工作是艰难的。杨亮负责的皮子社区属于老旧社区,当时电梯房在这里基本上看不到。靠着两条腿,杨亮挨家挨户地爬楼敲门拜访。可是好不容易找到门牌号敲开门,居民冷言冷语的盘问总是让温文尔雅的杨亮面红耳赤。

友善能够化解坚冰,而雪中送炭的救治也最终得到居民们的认同。

杨亮回忆说:“一个姓吴的爹爹最开始我每次敲门总是不理我,甚至我和爹爹当时熟悉的社区熊医生一起上门探望都不能被他认可。直到有一次他在家里出现中风,到医院抢救,挽回了一条命后,知道了家庭医生的工作是为了他们身体健康着想,吴爹爹终于可以接纳我们了。后来,他每次出来买菜,都要来汉水中心量量血压,找我咨询一些健康问题。”

十年来,杨亮在皮子社区,成了众多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他不仅服务在紧急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还投身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的防护中。

81岁的朱婆婆与83岁的老伴王爹爹家住仁寿路140号四楼,两个老人都有高血压与糖尿病。年初的时候,王爹爹下楼的时候又被车撞了,腿部红肿。作为两位老人的签约医生,杨亮总是会细致地为两老开好要吃的药,并叮嘱他们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揉揉撞伤的腿。朱婆婆说,“杨医生知道我们得的什么病,该吃什么药,经常关心照顾我们,他对我们真的是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住仁寿路140号13单元7楼的刘爹爹,80多岁独居在家,前段时间夜里摔了一跤,当时就给杨医生打电话。杨亮让他看看有无身体破损出血骨折,是否心慌胸闷头晕,确认无这些状况后,让爹爹宽心休息,事后又追访确保无事。

刘爹爹说:“我就是相信杨医生。前两年我腹胀难受,跑了几家大医院,都查不出毛病。实在没精力跑大医院了,就来汉水中心,经杨医生仔细检查,初步诊断我是疝气,后经八医院确诊,现在我用了疝气袋后,腹胀就好受多了。”

杨亮说,“相对于大医院的医生,我们有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病人交谈,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让我们对病人的饮食、用药、运动等情况能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这有助于我更好地诊断病情。”

“因为距离近,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会互相熟悉,因为互相熟悉,在一次次交流当中,他们会逐渐形成信任的关系。”汉水中心的书记王晓辉说,“现在社区居民,就是需要像杨亮这样,能关心他们又了解他们,并为他们做出准确诊断治疗的真正的家庭医生,既是寻医问药的医生,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文/记者卢士昌罗岚实习生唐睿通讯员汤晗 图/通讯员汤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