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桥人获国际桥梁界“诺贝尔奖”

看上去薄如蝉翼的张家界玻璃桥。通讯员王虎 提供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3日讯 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传来好消息:由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安徽芜湖长江二桥荣获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由中铁大桥院设计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荣获亚瑟·海顿奖。

国际桥梁大会是全球桥梁界最顶级的国际桥梁学术会议,设立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大会共设有7项技术大奖,分别从设计、实用性、理念、环境资源等方面对优秀桥梁工程给予评奖和表彰。

造型纤细飘逸的芜湖长江二桥。通讯员张静 提供

乔治·理查德森奖为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奖项,每年授予一个在桥梁设计、建造、科研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桥梁工程。今年获奖的是安徽芜湖长江二桥。在建设过程中,位于武汉的中铁大桥局总结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精度、制造控制精度等“8大精度”施工指南,提炼出752条技术指标。创造国内外多个第一:世界首次运用同向回转拉索锚固技术的大跨径斜拉桥、中国首次运用所有梁段对称悬拼工艺等。创新的结构体系使主塔变得“纤细”,造型飘逸。据悉,这是中铁大桥局第七次获奖。

跨越大峡谷,看上去薄如蝉翼的张家界玻璃桥。通讯员王虎 提供

亚瑟·海顿奖表彰在桥梁的方便性、非传统设计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桥梁。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建于高山峡谷之间跨度430米,桥面距谷底约300米。从远处看,玻璃桥通透轻巧、薄如蝉翼,完美演绎了“大象无形”,大桥集跨越峡谷、建筑景观、极限体验、演绎舞台等多功能。该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和维护养护。在设计时,中铁大桥院解决了多功能空间索面玻璃悬索桥的大张开量空间索面缆索系统设计、玻璃桥面受力、结构抗风、人致振动、结构耐久性、结构变形适应等技术问题,独创了“世界最大跨度玻璃桥”“世界首座空间索面高山峡谷玻璃桥”等多项世界第一。

武汉人设计的3座桥曾获奖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马鞍山长江大桥

除了此次大奖外,中铁大桥院设计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和马鞍山长江大桥已先后3次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标志着我国在世界桥梁设计领域的突破,中国桥梁向世界桥梁强国迈出了更高质量步伐。(记者韩玮 通讯员王虎 张静 刘佩娅)

【编辑:朱艳琳】


(作者:韩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