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4月16日讯 4月1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看到,经过保护修缮和整体改造,武昌小龟山曾经的工业老厂房变身现代化的金融文化产业园。
经过保护修缮和整体改造,武昌小龟山曾经的工业老厂房变身现代化的金融文化产业园。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经过保护修缮和整体改造,武昌小龟山曾经的工业老厂房变身现代化的金融文化产业园。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走在绿树成荫的梧桐大道上,一栋栋红砖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园区核心是金融之眼广场,一座巨大的网红龙门吊横亘在艺术大草坪上,一个个旧机械雕塑点缀其间,四周被一座座红砖老厂房环绕。
经过保护修缮和整体改造,武昌小龟山曾经的工业老厂房变身现代化的金融文化产业园。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在16号楼办公的湖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于今年1月入驻园区。办公区内一派繁忙、秩序井然。“这里环境优美,配套服务完善,交通便捷,员工在这里工作很舒心。”协会秘书长黄威说,前期考察了10多个项目,协会最终选址这里,既方便服务园区金融企业,也辐射全省金融机构。
经过保护修缮和整体改造,武昌小龟山曾经的工业老厂房变身现代化的金融文化产业园。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地处武昌区华中金融城金融产业核心区和武昌古城核心区交会地带。园区占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园区现有建筑21栋,原使用性质为仓库厂房,属于20世纪70年代传统的红砖工业建筑,以多层砖混结构为主,同时保留了100多棵树龄超过40年的法国梧桐。“项目在保持园区工业风貌和建筑历史肌理基础上,进行旧厂房改造。”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项目总经理于笑娴介绍。
经过保护修缮和整体改造,武昌小龟山曾经的工业老厂房变身现代化的金融文化产业园。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这座带着浓厚历史文化内涵,集金融、文化、办公、展览、休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文化公园,是华中首个以金融为主题的产业园区。项目由电建地产·南国置业、湖北工程公司及宏泰集团共同建设。2018年底,园区首期对外开放。整个项目于去年10月竣工,计划今年内全面开放。目前,宁证期货等20多家金融、科技、文化企业入驻园区。据悉,园区今年将引进省融资担保集团、上交所中部基地、北京清科集团等龙头、平台企业,初步形成金融文化产业积聚效应。
(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吴迪 方霄)
【编辑 胡之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