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从钱凯去上海”


6年前,儿子从美国本科毕业,打算在美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但马可建议他到中国读书,“未来,中国才是全球经济的引领者”。

2020年,马可的儿子从河海大学研究生毕业,前往秘鲁钱凯港担任翻译和协调工作。

9月中旬,我们来到钱凯港——中国在秘鲁建设的第一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拉美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

在秘鲁首都利马,“‘从钱凯去上海’已经成了当地的流行语”,马可对我们说。

钱凯港项目是中国在秘鲁建设的第一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将成为拉美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图为钱凯港项目一期工程效果图。

“为南美国家提供一条直达中国航线”

当地时间9月12日,从利马出发,向北行驶约78公里,我们一行驱车抵达钱凯港项目部。工地现场,30多台履带吊车正在施工,打桩平台发出清脆的锤响。不远处的钱凯湿地上,成群结队的海鸟正栖息觅食,给繁忙的工地添了几分诗意。

“项目竣工后,钱凯港将为南美国家提供一条直达中国的航线”,监理部总监马里奥·佩尼亚(Mario Peña)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货运船只从南美到东亚,需要35至40天时间。若从钱凯港出发,23天左右就可抵达,航行时间将减少至少10天。”

这是一个吃水深度达14.8米的深水港,将能处理南美其他地方无法停靠的集装箱船,有能力接收超1.8万TEU级的集装箱船舶。

我们了解到,目前,不仅是秘鲁,钱凯港项目也引起了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智利等南美国家的关注。

南美资源丰富。秘鲁是全球铜、锌的第二大生产国。巴西是全球第一大大豆生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鸡肉出口国。全球一半以上的锂资源分布在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

钱凯港建成后,南美洲的农产品及矿产将直接出口到亚洲这个庞大的市场。马可判断,“秘鲁钱凯港将成为南美通向亚洲的门户”。

中国团队为钱凯港项目量身研制的移动打桩平台。

“干什么工程就研发什么样的设备”

采访时,大家在闲聊中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之前我们做工程,是有什么设备就干什么工程,现在是想干什么工程就研发什么样的设备。”

钱凯港口面朝太平洋,背靠安第斯山脉,是天然的深水港。早在20世纪80年代,秘鲁就有建设钱凯港的规划,但受限于技术和资金,规划迟迟未成。

站在钱凯港,海水卷起的白色浪花汹涌拍打着海岸,长江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工赵升伟告诉我们,和其他港口工程相比,钱凯港海域波浪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为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

“如果利用传统打桩船进行施工,打桩船会在这样的海浪冲击下剧烈摇晃,无法精准定位并安全进行打桩工程。”赵升伟说。

面对无法改变的自然条件,项目团队革新传统技术,为钱凯港项目量身研制了一套海上打桩“神器”——移动打桩平台,变水上施工为陆上施工,不受海浪影响,随时打桩。

我们看到,一台巨型打桩平台靠在岸边。打桩开始,步履机构液压油缸缓缓伸缩,巨大作用力带动平台向前,到达打桩位置后停止。随后,起重机再将钢管桩调入桩位。桩位定位完成后,稳桩固定,冲击锤打。

“传统打桩机的平均功效是1天1.15根,现在提高到了3天7根的效率”,赵升伟总工感慨,中国企业带来的前沿工程技术,在钱凯港项目得到了广泛应用。

钱凯港项目一期工程防波堤。

“钱凯港的防波堤就像一个动物园”

来钱凯港采访前,我们对钱凯港的美早已有所耳闻。那里紧邻钱凯湿地,是各类海鸟、海狮和秘鲁企鹅的栖息地。耳闻不如目见,果然附近水域碧波鱼跃,数百只海鸟齐飞,一只海狮在岸边探出呆萌的脑袋,秘鲁企鹅在岸边吹着海风、晒着太阳。

“钱凯港的防波堤就像一个动物园”,钱凯港监理部总部支持项目经理孟祥成这样形容。我们现场看到,在钱凯港项目部的组织架构中,还设置了动物救助办公室和属地专业环保队。“我们项目部,不仅有工程师,还有一群生物学家”,孟祥成笑着说,不管走到哪儿,绿色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

佩尔西·加利西亚·阿莱霍斯(Percy Gallegos Alejos)是项目部里的一位环境工程师。和其他部门相比,他所在的部门上班时间最早,“其他人每天早上8点上班,我们早上6点就开始工作了”。他们要在施工前完成鸟类每日监测,同时将跑到工作区域内的动物们赶走,确保小动物们的安全。

佩尔西的工作日记中详细记录着每日鸟类观测数据:每年夏天,约有3000只鸟到此栖息,冬天约有1000只鸟留守于此。钱凯港项目建设的两年半时间里,鸟类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阅读更多↓

中国80后和秘鲁50后的忘年交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张维纳 蔡欣星发自秘鲁利马)

【编辑:王戎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