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光谷马拉松将于10月28日开跑,赛事组委会和长江日报等联合举办的“我为光马代言”主题征集活动也进入最后的甄选阶段。今天,让我们再认识几个“新光谷人”,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从职业球员到光谷建设者
方力。
曾经,他热爱美妙的进球、激烈的对抗、极限的突破。如今,他又爱上了严谨的施工图、飞溅的焊花和光谷东扩南进的市政道路。
选准赛道,奋力奔跑。“人生如赛场,乾坤未定,你我皆有无限可能。”方力这样说。
许多武汉光谷队的老球迷一定不会忘记,当年那个在边路不惜体能屡屡为球队打开胜利通道的小个子快马——方力从6岁练习足球,踢球时,他以“球王”马拉多纳为偶像,在职业赛场上与队友们并肩创下了中超“七连胜”、勇夺“中超杯”等骄人佳绩,见证了武汉光谷队最辉煌的岁月。
2008年,方力加入光谷建设“铁军”,2020年调任光谷信息管网投资有限公司。最初跨入市政行业,在新的“赛道”上打拼,过往的荣耀全部归零,一切都重新开始。好在常年运动带来的良好身体素质,使方力比别人更能适应恶劣复杂的现场条件。他不惧困难,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直面一个又一个新的困难。2015年,为建设光谷大道高架与东湖通道工程对接,方力和同事们在一线工地昼夜奋战,协调施工问题,仅用11个月时间完成2.4公里高架,写就新的“光谷速度”的同时,也见证了光谷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公司成立足球队,方力出任球队教练。工作中同事给他当师傅,踢球时他给同事担任球队教练,这种奇妙又温暖的关系帮助方力更好地融入了公司团队。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光谷建设公司足球队连续3年获东湖高新区总工会足球联赛冠军。
因为始终热爱运动,除了踢球外,方力一直坚持长跑锻炼。曾连续参加5届汉马比赛,包括两次全程三次半程。2017年,方力首次尝试全程马拉松时遭遇倒春寒,比赛中的雨水令他全身湿透,腿也跑抽筋了,但他咬牙坚持不放弃,成功完赛后那种无比兴奋和自豪的感觉成为他最难忘的经历。“一路奔跑,一路热爱。运动使我更健康,有更多精力战胜工作挑战。”方力说。
2023年光谷马拉松,方力中签了半马项目。他对比赛充满了期待:“到时候,我和所有选手们将一同跑过光谷大道高架路口、光谷一路、公司大楼、高新大道,用脚步丈量公司建设的赛道,一路向东见证中国光谷蝶变历程。那种亲切感、成就感、自豪感,难以言表。”
激光工程师:跑过马,渡过江,大海里面比铁三
邵国栋。
“生在武汉都市圈,学在武汉最美大学,研在光电产业领域,工作在光谷未来城。跑过马,渡过江,大海里比过铁三,大山深处跑越野。”谈起自己这35年来的人生经历,邵国栋笑着这样总结。
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正式成立,同年,邵国栋出生在湖北鄂州。命运中的巧合似乎注定了,日后邵国栋的人生将与光谷紧密联系在一起。
2006年,邵国栋考入武汉大学,之后前往新加坡留学,并在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是超快激光技术,正好对口光谷的光电激光产业领域。2017年,邵国栋学成归国,并回到武汉成为一名新光谷人。得益于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的人才政策,他先后入选了东湖高新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创业(长期)人才和2019年武汉市“黄鹤英才”-产业领军人才计划。他先后服务于光谷的两家激光公司,目前则在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负责新技术研制和新产品开发。
在国外留学期间,邵国栋迷上了长跑。因为跑步不但方便易行,还可以消解心理的孤独,思考人生。2014年开始,他先后参加了新加坡渣打、日落马拉松,回国后又参加了武汉、广州、北京、杭州等大型马拉松以及潜江/黄石/鄂州等区域赛事。截至目前,半程马拉松的最好成绩为1小时33分,全程马拉松的最好成绩为3小时19分。此外,他还参加过在越南岘港、中国厦门举行的“IRONMAN 70.3(英里)”铁人三项赛,2018武汉渡江节等其他赛事活动。
“喜欢长跑的人再进一步一般有两个方向:要么是铁人三项,要么是越野跑,我两个都想尝试一下。每项运动的体验是不同的,像铁人三项变化更多,感受更丰富。”邵国栋说,“其实我并不觉得这些项目属于极限项目,顶多只能算提升个人运动上限的运动。只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大多数人都可以独立完成,当然过程中需要有毅力去坚持。”
今年的光谷马拉松,邵国栋将参加全马的比赛。这是他第二次参加该项赛事。“2018年首届光马,我就参加了,当时跑的是半马。今年我会跑全马,正好可以好好看看这些年光谷又有哪些新变化。”他最后说。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编辑:邓腊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