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9日讯(记者汪洋 通讯员龙华)历时20余年自主研发,中南民族大学高级实验师李效宽利用创新的二维色谱技术研发出国产血药浓度分析仪。记者近日从该校了解到,此科研成果已取得国家医疗器械证书,并配套开发了100多种临床需要的快速检测方法,申报了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中南民族大学科技部国家级孵化器,学生们正使用液相色谱分析仪开展教学科研。 记者汪洋 摄
“产品已在我国10多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我们正筹划在武汉建设生产基地。”李效宽介绍,血药浓度分析仪用于检测分析患者血液中药物成分与浓度,从而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为用药剂量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在高精度的血药浓度分析仪发明之前,血药浓度监测很难做到精准监测和临床治疗应用,医生往往根据病人身高体重和临床表现观察做出用药判断,稍有不慎药物副作用就会给人体带来较大伤害。
1995年,李效宽从湖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一家央企工作。在岗期间,李效宽发现许多科研需要的高端精密仪器在我国是“熊猫级”的稀有存在。李效宽瞄准这一缺口发力,2000年至今,他从未停下研发的脚步。
2004年,李效宽来到中南民族大学任教,负责讲授《液相色谱分析》这门专业必修课程。“刚来到实验室的时候,我发现全校只有两台液相色谱分析教学仪器,都是国外产品,没有人会使用。”李效宽带领研发团队持续攻关,此后,他成立了帕默康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研发过程中,他与团队探索实验了上百种方法,最后筛选出4种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进行应用。上千次对比试验,他主持开发了70多个精神类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血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医院的临床检测。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另有13项国家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直到今天,李效宽还在进行大量的对比实验,不断优化仪器方案,使科研真正惠及民生大众。
在中南民族大学科技部国家级孵化器,记者看到实验室里有20余台液相色谱分析仪器,学生们正使用仪器开展教学科研。李效宽介绍,血药浓度分析仪是以二维液相色谱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药品检测方法,样品自动化前处理、专业化程度更强、自动化程度更高。“15分钟自动出结果,打破了一维经典色谱技术的理论局限和应用范围,实现了复杂体系、复杂基质、超微量、超痕分析。”
记者从中南民族大学获悉,目前,这款血药浓度分析仪已在10余家医院投放使用,为临床安全用药及患者个性化用药带来福音。
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张相林评价:“二维液相色谱技术是临床急需的血药浓度的先进技术,也是会以后普及的方向和发展的重点,李效宽的研发是临床医疗领域的迭代和引领。”
目前,李效宽的科研成果已规模化生产。他正筹备在武汉同步建立生产基地,扩大市场规模。
【编辑:丁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