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育才汉口小学校长王晓芹。
读书会上家长向校长提问。
孩子喜欢看书,坐在马桶上都手不释卷,可为什么看了一书柜的书,写起作文来还是干瘪无味?6月22日下午,武汉市育才汉口小学校长王晓芹做客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与百余位家长朋友分享英国作家帕·林·特拉芙斯的《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一书,希望家长们在领略作家所散发的“奇幻文学风”的独特魅力时,能够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多读好书少些功利。
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是特拉弗斯写的6本以玛丽·波平斯阿姨为主角的童话中的第一本,发表于1934年。在这部童话中,特拉弗斯以她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神奇女侠”形象——玛丽·波平斯阿姨。
“给大家分享这本书,纯属因为一个孩子的眼神。”王晓芹说,学校每层楼的走道里都有书柜,里面有学校为孩子们准备的书,也有各班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漂”的书。课间时分,书柜旁总是挤满了孩子。有一次,一张沉醉的小脸吸引到她,那个孩子是学校有名的“调皮蛋”,那一刻却捧一本书看入了迷,连她走近了都浑然不觉,吸引他的正是这本《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更出人意料的是,那个孩子还主动向她介绍书里的情节。
受到学生的感染,王晓芹特意买了本《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玛丽·波平斯在外表上与普通的家庭教师毫无二致,她有着瘦高的身材,挺括的黑头发,严肃的黑眼睛,粉红色的脸颊,荷兰玩偶似的翘鼻子,常带着一把鹦鹉头的伞和一个毯子缝成的手提袋。而实际上,玛丽·波平斯阿姨不是普通人,她是一个有着无边神力的超人,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魔力,她可以从空空的手提袋中变出肥皂、牙刷、香水、折椅等无数东西;她那个写着“睡前一茶匙”的瓶子,能倒出草莓汁、橙汁、牛奶、糖酒;她还有一个奇妙的指南针,转动它就能带着孩子们瞬间环游世界……
王晓芹说,作者充分发挥想象,通过简和迈克尔等几个孩子跟随他们的家庭教师玛丽·波平斯阿姨生活的经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给人们以启迪和乐趣。当年的帕·林·特拉弗斯和现代风靡全球的J·K·罗琳,无一不是靠超凡想象力俘获万千读者。小学阶段是孩子想象力迸发的“黄金时代”,家长们不要认为孩子的有些行为是信马由缰,异想天开,多些鼓励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勇敢去飞。
从孩子识字起培养阅读实体书的习惯
说到阅读,现场一些80后、90后家长均表示碰到一个棘手的现象:给孩子一本书,孩子坐不定10分钟;给孩子一个iPad,孩子能坐一天不动。
王晓芹说,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网上看东西的时候,经常被跳来跳去的消息或链接所打扰,眼睛扫过了很多东西,但发现自己什么也没记住。回想我们小时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阅读是最美好的事情,童年时期读到的书甚至会影响一生。而今天的孩子成长在数字时代,习惯于阅读社交媒体(网络)上短小、简单的文本,而难以专注于啃下大部头的书籍。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问题:孩子无法处理或者理解复杂的语法和句子结构,这些“数字时代原住民”们将失去表达和阅读深层次的、复杂思想的能力。
“请我们的家长一定要从孩子识字开始就养成阅读实体书的习惯。”王晓芹解释说,纸质阅读以线性方式进行,很容易培养孩子的有效专注力,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当然,家长们可以在教孩子们阅读实体书籍,学会慢慢地品味书中的内容和思想,养成爱看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后,再引导孩子逐渐接触数字设备,学会从网络上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训练孩子们在不同的媒介上阅读时采用不同阅读方式,以获得“1+1>2”的效果。
睡前故事营造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一个自然人的生长离不开食物和养料,一个人的教育过程是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阅读就是人的精神成长。
现代的童书充分把握了孩子的心理:引人入胜的故事、精美的配图插画和互动的书中问题,不用“经典名著”的“微缩版”或是“伟人小时候”之类的传记来说教或揠苗助长。这些变革无疑给孩子们拓宽走进“书的海洋”的门路,那么如何修行真离不开家长的用心。
酷爱阅读的英国人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亲子阅读习惯叫做“Bed Time Story”(睡前故事),这个习惯是从孩子婴儿期就开始,直到孩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前,亲子阅读是孩子每日睡前规程的一部分。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这种形式仍不失为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大妙招。正如充满智慧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你的陪伴和激励,会在日积月累中内化成孩子进步的阶梯。
酷爱阅读写作却快而不精
家长:孙子四五岁时识字量已过千,独立阅读基本没问题。生活中,书不离身,吃饭、如厕、坐车,甚至边写作业边看书,但写起作文快而不精,错别字连篇。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王晓芹:首先要肯定的是您有一个爱阅读的孙子,大量的阅读一定会滋养出一个有广度、有深度的灵魂。至于写作中出现快而不精,错别字连篇的现象,说明孩子在宏观世界的把控上有一定能力,但在微观细节上关注度不够。或许跟他幼时喜欢大量阅读有关,因为汉字不同于字母,它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逐步转化而成的,幼儿识字更多是读图一般,将字形轮廓印在脑海里加以辨识。今后在笔画结构、字形字义方面加以强化,家长可静待花开。
小学低段:
《蝴蝶·豌豆花》 金波/编,蔡皋等/画
《稻草人》 叶圣陶/著
《神奇校车》(在人体中游览) (美国)乔安娜·柯尔/著,(美国)布鲁斯·迪根/绘
小学中段:
《长袜子皮皮》 (瑞典)林格伦/著,李之义/译
《亲爱的汉修先生》 (美国)贝芙莉·莱瑞/著,柯倩华/译
《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 (日本)后藤道夫/著,施雯黛、王蕴洁/译
《林汉达历史故事集》 林汉达/著
小学高段:
《城南旧事》 林海音/著,关维兴/图
《草房子》 曹文轩/著
《我的妈妈是精灵》 陈丹燕/著
《夏洛的网》 (美国)E·B·怀特/著,任溶溶/译
《科学家故事100个》 叶永烈/著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乐钢 胡蕴芬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编辑:施政 实习生赵丽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