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4日讯 饱受头痛折磨大半年,患者一直以为是高血压或颈椎病引起的,没想到是鼻腔内有恶性肿瘤。12日,荆州的陈奶奶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医院鼻科复查,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鼻窦及颅底的恶性黑色素瘤完全切除,鼻腔功能基本完好。
68岁的陈奶奶一贯身体硬朗,半年前却饱受头痛的折磨。她起初以为是高血压、颈椎的老毛病犯了,但看病用药后症状丝毫没有缓解,辗转当地多家医院,一位细心的医生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她鼻内似乎有肿物,建议她转至武汉进一步确诊。
经医生推荐,陈奶奶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医院。鼻科及变态反应科主任许昱教授介绍说,陈奶奶就诊时,右鼻不通气,鼻腔少许出血,鼻内镜检查发现鼻腔深部可见表面不平的肿物,结合核磁共振影像,高度怀疑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经过活检病理检查,陈奶奶被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
“这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许昱教授介绍,颅脑的“地板”就是鼻窦的“天花板”,两者就像楼上楼下的邻居一样。所以鼻窦的肿瘤向上生长,捅破了“天花板”就会造成颅脑的不适,自然会引发头痛等症状。
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对恶性黑色素瘤均效果不佳,经过多学科的反复讨论,许昱决定为陈奶奶实施微创手术——通过鼻孔这一“自然通道”,深入颅底切除肿瘤。
术后第二天,陈奶奶就已经可以下床自由活动。原先让人痛苦不已的头痛已经消失,她感觉和患病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许昱提醒,头痛不能仅仅医头,鼻腔的问题也经常导致头疼、头晕等症状,完整的头面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病变。鼻颅底区域曾是外科的“无人区”,现在借助超高清的鼻内镜、高精准的导航设备,切除鼻颅底的肿瘤成为可能,也一改传统的开颅破面等创伤大的手术方式,可微创、精准地直击病灶,减少患者创伤。(长江日报记者黎清 实习生邱美依 通讯员胡弘 谭路 视频制作黎清)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