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8日讯 17日,武昌区南湖街道举行“读懂中国·理响南湖”微讲堂进“学习小站”活动,13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受聘为“学习小站”领学员。大学生领着居民一起学习党的理论,南湖街道宣讲方式再创新。
高校大学生受聘为领学员。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活动现场,首批领学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党员理论宣讲团成员孙逸芳,以“理响南湖学习有我”为题,为居民们作首场宣讲。孙逸芳说:“以前我们主要面对学生,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社区作宣讲。能把自己所学转化成居民感兴趣的理论知识,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力,我感到很荣幸。”
领学员孙逸芳为居民们作首场宣讲。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近年来,南湖街道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模式,建立了13个基层理论学习阵地“学习小站”。但有居民在“学习小站”学习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一些党员年龄大,面对许多新的理论知识,他们非常迫切地希望有人能领着居民们一起学习。”
今年5月,南湖街道入选武汉市首批“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结对共建。地方为高校提供理论连接现实的土壤,高校资源带动地方理论宣讲工作发展。半年来,双方在理论宣讲、文化建设、调查研究、科研转化、惠民服务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11月1日,湖北高校首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驿站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启动。“学习小站与学习驿站的建设思路不谋而合,都旨在打造广大党员群众和青年学生的学习阵地、文化阵地、活动阵地。高校学生接触的是最新的党的理论,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讲述也十分接地气,所以我们促成了这次新的合作。”
各“学习小站”负责人与领学员们开展座谈。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据了解,13名领学员由学校选拔产生,他们每人将对接一个“学习小站”。当天启动仪式结束后,各“学习小站”负责人与领学员们开展座谈,了解双方需求,为领学员开讲做准备。
孙逸芳说,宣讲的对象不同,我们宣讲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我对接的是南湖中学“学习小站”,将来,我会通过学习强国平台,给学生们宣讲更多关于青年的时政知识和理论金句。同时,创新宣讲方式,多利用新媒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自己的方式将党的最新理论讲授给基层群众,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罗嘉柯 实习生邓鑫)
【编辑:陈星雨】
请输入验证码